■记者 项依晴 通讯员 陈海晖
五年的季节轮回,五年的改革创新,五年的拼搏进取……五年来,桐浦镇在风雨征程中迎接挑战,在栉风沐雨中谱写华章。
2016年,桐浦镇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变化中快速适应,全镇上下一心,主动作为,克难攻坚,统筹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在实践创新中提出建设“田园花陌、画意桐浦”的总体布局,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在五年里得到显著提高。
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底,全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5年前增长约84%,全镇地区生产总值比5年前增长约69%,全镇公共财政收入比5年前增长约48%。
窥一斑而知全豹。经济数据只是过去五年桐浦镇竞速发展的场景之一,让我们分不同场景回顾发展的精彩瞬间!
农业经济提质增效
【场景】
桐浦“油菜花海”远近闻名,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觑。“每年油菜花盛开时节的周末,桐浦村会迎来大量的游客,有力带动周边的农家乐、农产品采摘等乡村旅游经济。”桐浦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小龙说,目前,仅该村附近就有五六家农家乐,油菜花的“吸金”能力十足。
据悉,每年举办油菜花节期间,桐浦油菜花基地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细说亮点】
近年来,桐浦镇以油菜花基地为核心,持续引导油菜等特色农业种植,在基地核心区内投入近200万元,推动油菜花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大棚房专项整治。
2018年,桐浦镇的油菜花种植面积达5000亩,油菜花基地核心区达1100亩。为方便游客观赏,该镇不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建柏油路,绿化道路,改造桥梁增设栏杆,还建造了一座观景台方便游客赏花。
同年,该镇全力打造油菜精品观光园,引导经营主体组织实施油菜精品观光园建设,在桐浦村瑞枫线边确定330亩用于精品园建设,包括油菜精品展示区、休闲活动区、农产品采摘区、农耕文化展览区等。
五年来,这片花海收获了满满荣誉:桐浦油菜花基地获评“中国十大最美油菜花海”;入选2018浙江省“最美田园”百强榜;2019年油菜花基地承接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温州地区现场会;2021年,桐浦美丽田园建设受到温州市委主要领导肯定,被评为温州“最美田园”。
康养旅游蓬勃发展
【场景】
“再过几年,你来到桐浦,不仅能看到成片的油菜花,还可以赏樱花呢!”桐浦村村民刘春翠指着远处的山林自豪地说。记者看到,在桐浦凤凰樱花谷项目基地,原本荒凉的山林间已经栽满了樱花树,一棵棵整齐排列,连绵成线。
【细说亮点】
凤凰樱花谷项目位于桐浦镇桐浦村大坪山上,东南临近飞云江畔,北侧与万亩油菜花海遥相呼应,景观视线极佳。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其中山林1300亩,田地200亩,总投资约1亿元,建设工期两年。樱花园区通过组合种植不同花期的樱花品种,赏花期可从每年的1月底持续至4月中旬,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全国赏花期最长的樱花园。
据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12000株樱花苗木种植,通景道路工程也正在加紧施工,游步道、驿站、观景台等附属项目将于年内陆续完工。建成后的樱花谷项目预计为桐浦村村集体带来80万元的年收入。
除樱花谷项目外,该镇以云峰山生态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休闲康养产业,精心谋划“觅云山居”民宿村建设项目,吸引意向投资2000万元。开展桐溪风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和环桐溪康养中心建设,康乐蓝天养老中心一期建成投用,该项目和颐和家园、康馨颐养园项目累计总投资1.05亿元,可新增疗养床位1055个。
城镇功能逐步完善
【场景】
近日,记者走在桐溪河边的绿道上,沿河景致疏影横斜,水鸟飞鸣。傍晚的霞光映照着大地,有人在绿道上散步,有人在河边垂钓,还有的坐在休闲木椅上唠家常……一派悠然自得的农居生活,十分惬意。
据悉,2018年,桐浦镇深入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入5000万元,以集镇区3个村为主轴,完成桐溪河边绿道提升、富民东路沿线建筑外立面改造、兴桐南路改造提升等“九个一”重点工程,获评省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样板镇、省级卫生镇。
【细说亮点】
据悉,桐溪河全长6.32千米,河宽20.9米至42.3米,河流从北至南流经11个行政村,沿岸分布着大量农田,是桐浦镇最重要的防洪、排涝河道,具有蓄水灌溉功能。
然而,如此重要的“生命河”,曾因为环境脏乱差,没人愿意来附近走动。为此,2016年下半年开始,该镇以“剿灭劣Ⅴ类水”为抓手,对桐溪河主干道打出“清、拆、截、控”组合拳,清淤4万多立方米,拆除沿岸违章建筑2.1万平方米。
2018年1月,该镇再次提出实施桐溪河沿岸滨水景观改造工程(桐浦村、浦西村段),开展水利河道综合治理、“五水共治”“美丽河道”建设等。同时,该镇成立镇、村两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护岸、景观、绿化、游步道等建设内容,新建松木桩生态护岸936.49米、游步道1510米,绿化提升4697平方米,配置照明路灯111盏等,桐溪河水质、沿岸景观进一步提升。
除此之外,该镇全面升级基础设施,如建成并投运镇垃圾中转站,建设集镇中心农贸市场并投入运营,签约镇卫生院新院、中心幼儿园等项目落地并顺利施工。
交通条件大幅改善
【场景】
“路修好了,来桐浦游玩的客人明显多了。”浦西村村民王大叔见证了这些年家门口的变化。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桐浦镇对进村道路予以分批改造,路域环境的升级提升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城里人也更乐意周末开车来玩了。
2016年,温州绕城高速西南段、104国道西过境线桐浦段顺利完工通车,实现“半小时温州-瑞安交通圈”。
【细说亮点】
自2016年以来,桐浦镇秉承提升环境靓丽度、提高群众幸福感的初心,在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方面持续发力,建立四级联动机制,完成100余千米的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并增设9套电子抓拍设备,3套电子警察系统,新增停车场4个,停车位599个,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农村道路环境增靓补短,大幅提高群众出行品质。
2018年,该镇启动道路养护工作,对全镇4条县道、1条乡道、36条村道等近100千米的农村公路列入养护里程,并实施路面“硬化黑化”工程;对黎根线、岭南至沙岙等农村公路路面破损处进行维修;定期开展道路杂草清理、路边垃圾堆放整治等养护工作。
同时,为补齐交通治理短板,该镇全面推进“两站两员”建设,设置1个交通管理站、5个村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并配备镇专职交通管理员12人,村交通安全协管员10人,在富民路、兴桐南路、瑞枫公路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时段管理。
美丽乡村提质扩面
【场景】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把垃圾分类的准确率提升到95%以上。”提起新一年的工作计划,桐浦镇黎明村党支部书记戈高兴说,该村正聚焦村民关心的民生实事,把推进环境整治、垃圾精确分类作为“头等大事”,希望以村容村貌的精彩蝶变赢得村民的喝彩点赞。
【细说亮点】
作为温州市级文明村,黎明村自2020年4月启动了美丽示范村创建工作,围绕环境乱点、乱搭乱建、废弃物乱堆等脏乱差现象开展专项整治,由村“两委”、党员带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合力攻坚整治工作,形成了人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随着乡村环境的大大改善,该村已接连捧回“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三块荣誉牌。
黎明村只是桐浦镇美丽乡村建设提质扩面的一个缩影。五年来,桐浦镇以党建引领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开展“村庄亮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示范创建行动,打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八美八化”组合拳,先后完成美丽乡村创建15个,创成温州市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创立浙江省首批镇级垃圾分类专业合作社。近日,桐浦镇山城村、大路村获评“2021年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五年来,该镇累计拆违18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5万吨,打造生态护岸3.4千米,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现水、田、路、村的全面美化。
疫情防控严阵以待
【场景】
“请出示温州防疫码,谢谢配合!”“你好,请戴好口罩!”近日,在桐浦镇疫情防控服务点、餐饮店、村民家门前,此类对话声不时响起,这是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提醒、劝导村民落实个人疫情防控措施。
【细说亮点】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桐浦镇及时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相关会议精神,迅速行动,对全镇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全镇上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控工作做得更加周密,把各项制度制定得更加完善,为全镇群众筑牢疫情防护网。
据悉,在疫情发生初期,该镇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快速成功处置2例确诊病例,此后,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积极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筑牢了平安桐浦的“铜墙铁壁”。
同时,该镇从严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疫措施,优化提升监测预警、流调溯源、精准处置能力;建立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健全“三队三单”人员物资储备,开展防疫应急演练,打造一支“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响应队伍;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扎实做好聚集性活动管理、医疗机构精密防控、外来人员健康监测、全员疫苗接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