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厨师帽、系上小围裙,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番茄酱挤在三明治上,温暖的阳光照进教室里,也暖在小朋友的心上……上周五,位于安阳街道万好大厦的优彼托育园里充满欢声笑语。去年8月起,该园设立了两个普惠班,为3岁以下小朋友提供物美价廉的托育服务,赢得广大家长的好评。
通过财政经费补助,整合社会资源,减轻家庭育儿的经济和时间成本,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2021年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像优彼托育园这样的婴幼儿照护机构,去年我市共建设了6家,可提供托位320个,其中“普惠托位”180个。
“增进民生福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一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到了这点,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方向是对的。”市卫健局妇幼与老龄健康科应急办公室副主任王爱珠说,随着三孩政策的深入落实,幼有所育、幼有所护,为家庭解决“后顾之忧”,就是在落实全会强调的“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事”。“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王爱珠说。
昨日,在高楼镇卫生院新院区,医生陈育和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忙碌的门诊接诊工作。从高楼镇旧卫生院到新院区揭牌运营,在高楼基层岗位,他已兢兢业业做了21年。
“全会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该学深悟透全会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为‘病有所医’尽一份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绵薄之力。”陈育和说。
“以前卫生院小小的,道路狭窄、交通拥挤,我们看病就诊非常不方便。”前来就医的陈老伯说,“如今新院区变得这么大了,交通便利,科室齐全,设备先进,能极大满足我们的日常诊疗需求。”
新院区为高楼镇及周边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也有助于优质医疗资源向镇、村两级延伸,促进我市“县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日益完善。近年来,我市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陆续启动实施卫生基建项目24个,总建筑面积约35.33万平方米,总投资近31.72亿元。一批新建、续建工程陆续竣工投用,极大地提升了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此外,我市还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试点改革取得新进展;推进市疫情防控物资管理系统建设、打造智慧卫监监管系统;主动融入“长三角医疗卫生圈”,市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8家国内一流医院开展战略合作等。
“结合六中全会精神,我们将在幼有所育、病有所医等方面持续发力,奋力推进卫生健康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市卫健局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