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淬火,是一次叩问初心信仰、感悟思想伟力的党性锤炼,也是一次务实笃行、执政为民的生动实践,还是一次激发斗志、续写新篇的全新征程……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翻开党史这本“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从机关单位到企业车间,从城市社区到乡镇村落,从学校教室到农家小院,一场求实、务实、扎实的党史学习教育在瑞安这片红色热土如火如荼地展开。
高点站位,以上率下深学细悟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犹如出征的号令,拉开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大幕。我市坚持高点站位、立足全域统筹,抓好“关键少数”,充分发挥党委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成立领导小组,形成工作体系,节点化压茬推进,持续性真督实导,形成“有部署、有要求、有落实、有成效、有督查、有反馈”的“六有”链条式闭环。
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写体会文章、上专题党课、到基层宣讲,争当学史知史用史的表率;紧扣多个重要时间节点,采用领导干部示范学、红色资源现场学、服务载体创新学、激励党员自主学、知识竞赛全员学等方式扩大党史学习教育影响,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一年来,共组织23个乡镇(街道)3.68万余名基层党员集中接受党史培训,累计举行党史主题党日活动1万余次,发放必读书目29.5万余册,实现党员全覆盖。
做实“规定动作”,同时创新亮化“自选动作”。 我市探索创新学习宣传载体,推动学习教育全员精学、全域覆盖。
课堂上,91岁军队离休干部张锡淑,作为市老兵宣讲团一员,为市第五中学的师生们讲述了亲身经历的淮海战役以及解放舟山、洞头全过程;田野中,老党员黄则强为农村党员和农民朋友,讲述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光辉历程,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三位一体”在瑞安的探索和实践;车间里,振中机械公司利用工前十分钟班组晨会早读学习,让党史学习教育下到生产一线……
面对流动党员、“两新”党员、少数民族党员等工作薄弱点,“花样”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令人耳目一新——为在外流动党员推出“指尖党课”,为高楼畲乡少数民族推出“双语”党课,在大型商圈设立红色流动微讲堂;在全省率先启动“百团千人”大宣讲,组织退役老兵、知名企业家、农民大学生、“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等1500余名身份各异的宣讲员奔赴一线,全面掀起“红动全城”热潮。
守正创新,学在经常融入日常
瑞安是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一方沃土,话桑楼、浙南游击纵队成立旧址、五云山革命纪念馆、国旗教育馆等39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星罗棋布,每一处都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每个红色地标都独具特色,串点成线,那种历史的震撼感极为强烈。”从永嘉来瑞走访“红色地图”的项女士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市深挖本土红色资源,以国旗教育馆为中心,整体创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地图”,整体推进全市红色场馆改陈布展,红色研学活动累计接待团队4325批次,参观人数超42.7万余人,把党史学习课堂搬到“现场”。
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力量,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我市注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擦亮青春底色、做强青年力量。以“80”“90”“00”青年为主力,从全市范围内挖掘959名青年进入理论宣讲员人才库,开展青年理论宣讲1265场次,其中“青骑团·峥嵘百年话瑞安”由10位青年宣讲员以单车骑行方式探访瑞安红色景点,通过vlog、航拍等形式分享在海内外媒体平台,播出受众覆盖69个国家和地区,视频点击量超43.3万。
同时,我市充分发挥“两微一网一端”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策划推出党史学习教育三大专栏,共集纳党史教育相关报道、文章1300多篇。突出优秀原创融媒产品制作,以短视频、H5、图文、海报等多种形式创作可视化教材130余个,约有5.4万人参与摇一摇学党史线上活动,有效推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一年来,一个个充满“热”度、颇具“鲜”味的学习活动,在瑞安各地生动开展。我市立足党史学习教育特点和党员群众实际需求,守正创新,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学习方式、学习载体,把书本学、实践学、现场学、线上学结合起来,形成了“我要学”的生动局面。
问需于民,秉持初心办好实事
“这个红色药事服务站真好,现在关于药物不懂的知识可以直接来这里问,不用专程跑诊所医院。”住在玉海街道东勇村养老院的黄老伯称赞说。据了解,东勇村养老院60岁以上常住老人达230人,院内没有医务室,附近也没有药店和诊所。结合“学党史、做实事”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在东勇村养老院等地设立红色药事服务站,组织党员志愿者、医务工作者每半个月轮流上门开展药事服务,打通老年人购药“最后一公里”。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这样的变化在瑞安各地屡见不鲜。这是 2021年我市扎实有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也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一场大考。
着眼群众需求,我市把解民忧、纾民困、增福祉紧紧抓在手上,依托“周三夜访”,深化市级领导班子和镇街驻村干部“包乡走村”、村社干部“包网入户”;结合“六个一批”活动,向社会公开征集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硬骨头”问题,确定2021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一年来,累计办实事5.8万件,实现微心愿1.2万个,开展活动3598场次;集中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4976次;打造“快乐鱼”志愿服务品牌,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5万余次。
着眼助企惠企,我市深入实施“千名干部进千企”专项行动,打造“百名博士家乡行”“扬党旗 惠万企”“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服务团”等特色助企品牌,选派1191名干部结对1200家企业(项目),排摸化解企业问题414个,化解率100%,全年共开展企业码扫码服务8.58万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技术等实际难题1051项,引入大学生超9000人,向民企授信超100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技术等实际难题1055项。
着眼基层减负,我市抓实抓细数字化改革、县乡权责重构等重大改革,重塑扁平化、高效化的基层运行体制机制。乡镇(街道)17个领域72项“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全部实现场景化应用,细化制定流程图事项66项、收集典型案例25个。落实基层减负事项189项,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提高基层效能。
群众的笑脸是检验工作的试金石。目前,全市专题实践活动117个目标数与8176项征集发布清单事项已全部完成,发动全市在职党员干部收集“为发展献一计、为群众办一事、为基层破一难”意见建议14.2万条。面向全市线上发放“三为”满意度调查问卷5.3万余份,总体满意度在90%以上。
学史明志,赶考路上接续奋斗
用百年党史之光,照亮奋进新征程。
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干中学、学中干,担当作为,开拓创新,敢啃硬骨头,敢碰真问题,展现出共产党人的担当作为。
“奋力奔跑在高水平打造‘青春都市·幸福瑞安’,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标兵的跑道上,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承发扬革命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担负起时代担当,不负瑞安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重托。”话桑楼里,新一届市委常委班子面对党旗掷地有声地宣誓,展现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的坚强决心。
奋进在共同富裕赶考路上,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探索“三位一体”综合改革的嘱托,扛起“三位一体”改革发源地使命担当,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持续推进改革迭代升级,打通15个部门、建设集成28项服务的“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探索建立原产地智能收购和竞价平台,培育一批农民网红直播带货,14个村联合成立文旅公司运维旅游资源,公司运营一年多以来盈利近190万元,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37%。
奋进在共同富裕赶考路上,我市围绕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目标,打造“321”千百亿级现代化产业集群,全力打好重大项目百日攻坚行动,超常规建设东新科创园二期、启动三期,招引落地唐军旺院士高性能石墨烯等科技型项目,全力打造大罗山科创走廊“金南翼”,加速产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一次次触动心灵的学习研讨,一场场生动深刻的党史宣讲,一件件为民解忧的民生实事,把红色种子深深种进云江儿女心中,升华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在新的赶考路上不懈奋斗、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