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林雨轩 记者 黄丽云
人们对进口冷链食品传播新冠病毒一直很关注。实际上,进口冷链食品作为新冠病毒传播载体早就纳入了我国的疫情防控体系。在我市,有一群人日日夜夜盯着进口冷链食品,严防新的疫情发生,他们就是市疫情防控冷链食品物防专班的工作人员。胡学尔,正是其中的一员。
全面防控 不漏一物一人
对进口冷链食品的疫情防控工作,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进口冷链食品流转过程进行管控。冷链物流体系流程长、涉及面广,进口冷链食品在整个冷链物流体系中的流转又涉及多个环节,用传统的办法追溯起来十分困难。为此,我省借助支付宝客户端开发了一套冷链食品闭环管理系统,可将物流过程中涉及的每个主体都纳入监管体系,实现精准管控。胡学尔和同事们对进入瑞安市场的进口冷链食品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个不落地进行监控排查。
“在进口冷链食品流转过程中,存储货物的冷库是重点监控对象。”胡学尔介绍说,虽然他们能够掌握大部分冷库的信息,但是有些小型冷库分布在全市大大小小的村社中,排查起来相当困难。为此,胡学尔和同事们经常需要深入一线,和各村社的村干部、网格员等一起逐家排查,确保不漏掉一个冷库。
对冷链物防中所涉从业人员的防控则是第二块重要内容。对于从事进口冷链的工作人员,胡学尔需要定期提醒,确保直接接触人员每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间接接触人员每28天做一次核酸检测。
时刻待命 凌晨亦义不容辞
2021年12月13日凌晨3时许,睡梦中的胡学尔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某地有一位外地返瑞人员检测出核酸异常。胡学尔赶紧起床,和同事一起连夜赶往当事地点,找到当事人核实情况。当时很快就要天亮了,当地农贸市场即将开启早市,胡学尔和同事们必须在开市之前及时关闭各个市场,避免人群聚集。有些来得早的商贩已经摆起了摊子,胡学尔和同事们需要及时劝告他们离开。时间紧、任务重,胡学尔和同事们需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紧张工作到凌晨5时许,胡学尔接到通知,该名返瑞人员核酸复检结果为阴性,大家这才舒了口气。
这样的夜晚对胡学尔来说并不鲜见。“我们经常在半夜接到通知。”胡学尔说,因为对货物的核酸检测在白天进行,检测结果往往要等到晚上。
2021年8月20日22时30分许,胡学尔接到通知称某农贸市场有一批进口牛肉,与之同批次的牛肉在湖北核酸检测呈阳性,需要立即处理。当时天空下着大雨,胡学尔和同事们二话不说,立即赶至该农贸市场,封闭整个市场,对涉及的物品进行封存处理。随后,他们还调取监控,对进入过这个场所的人员进行逐一排查,安排他们做核酸检测,并要求他们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最后,他们还要对整个农贸城进行消毒。等到各项工作都做完时,时间已是凌晨3时了。
“疫情的变化很快、很复杂,我们需要时刻准备应对新的情况。”回忆这两年来的工作,胡学尔认真地说,尽管工作中面临不小的挑战,他们还是努力做到“不漏一批货物,不漏一个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