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范正长
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同比上一年增长4.58%,产量同比上一年增长8.2%;未来乡村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3亿元,完成率10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1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3.4%;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合计23.56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21.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9424元,增速9.9%……
成功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连续4次获评“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连续4年入选全国唯一的丁香鱼专项(限额)捕捞试点,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试点,获评2021年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
“数据+荣誉”让202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更加生动直观。
新的一年,耕耘不辍。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以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标兵为目标,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基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规划引领、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农业双强”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看重点工作
奋斗山海间,筑梦乡野里。2022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如何发力?
稳住“压舱石”
可以说,稳住农业基本盘,就筑牢了“三农”压舱石。
2022年,我市聚焦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粮食产销政策,全面推进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新补建高标准农田11000亩以上,高质量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引导畜禽养殖、屠宰加工等龙头企业向产业链前后端延伸,数字化改造规模猪场1个以上,万头以上生猪规模比重达到60%以上;扩大深海设施养殖规模,推广稻鱼综合种养等绿色养殖模式,争创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今年,市农业农村局将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建成高标准区域农机综合服务中心3个、高水平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2个,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5%以上,力争创成省级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加速农业品牌培育,创建“瓯越鲜风”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以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行食用农产品准入准出合格证制度,提高农产品的影响力和附加值。
同时,为确保我市在农业产业现代化路上踏出铿锵足音,该局聚焦治理提升,通过持续推进渔业生产安全攻坚行动、变型拖拉机专项治理行动、“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等工作,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充实“钱袋子”
瑞安是“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的发源地,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将稳稳握住“改革”这把金钥匙,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引擎,打开共富之门,充实农民的“钱袋子”。
今年,我市将深化“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示范建设、改造提升,做大做强一批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会),增强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活力、带动能力,示范性合作社稳定在115家以上,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达90%以上;深化农业数字化改革,优化整合、综合集成农业农村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为农服务一件事”智慧管理;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多元合作机制,加大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全年盘活农房200幢以上,带动农户就业380人以上,助农增收600万元以上、村集体增收260万元以上。
同时,我市还将通过滨海十万亩都市田园新天地、中化瑞安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瓯飞渔用码头等重大项目建设,为乡村产业搭建发展平台。
共同富裕,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也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将深化打造“三级帮扶圈”,积极探索折股量化帮扶方式,着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双增收;全面推行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系统,定期督查村级财务情况;指导谋划一批强村富民产业项目,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提升;依托人才工程,推进乡村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农创客50名以上。
凸显“新颜值”
农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环境的双提升,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今年,我市从长远考虑、从细处入手,点亮乡村之美,聚焦全域美丽,争创省美丽乡村标杆县(市、区)。扩大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实现变革共进共赢。推进16个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实现未来乡村全域覆盖,预计2022年度投资约4.13亿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微改造,实现全域共建共享,全面推广美丽乡村示范村与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两示范”创建经验,完善和推广垃圾分类合作社模式;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实现乡村风貌重塑,选择50个以上“两示范”优秀村,打造有国际范、江南韵、瑞安味的美丽乡村精品村,总投资1.56亿元。
此外,巩固美丽田园创建成果,落实日常监管和不定期巡查制度,严防出现治后反弹现象;改善农田基础配套设施,改造一批与田园景观相融合的农业生产设施,促进全市形成美丽田园示范点“10+”局面。
亮重点项目
2022年,我市将持续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目标,谋划建设重点项目9个,预计年度投资10.59亿元,涵盖基础提升、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旅融合等方面内容。其中,续建项目2个,新建项目6个,争取开工项目1个。
续建项目
滨海十万亩都市田园新天地
2022年主要建设中塘河三期工程、农遗中心,预计投资5500万元,主要包括田间基础设施、生态绿化整治提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MAP示范农场、花椰菜全产业链基地、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蔬菜花田等内容。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于2021年12月上旬通过农业农村部书面材料验收,今年将继续优化提升现代种苗产业园、智慧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建立从种苗到销售的农业全产业链,着力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预计投资8000万元。
新建项目
全域未来乡村
按照市委市政府实现未来乡村全覆盖的决策部署,聚焦“五化十场景”谋划推进16个未来乡村建设,重点建设“都市西郊”(桐浦镇和潘岱街道)片域型未来乡村、曹村“文都武乡·瓯越粮仓”镇域未来乡村、马屿“瓯越古邑·湿地儒阳”村域未来乡村,预计投资4.13亿元。
美丽乡村示范村
瞄准共建共享美丽大花园目标,全面推广“两示范”创建经验,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千万工程”升级版,2022年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80个以上、预计投资1.32亿元。
美丽乡村精品村
选择50个以上“两示范”优秀村,深入挖掘利用乡村资源,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建设,打造有国际范、江南韵、瑞安味的美丽乡村精品村,预计投资1.56亿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500亩、补建9600亩、改造提升10100亩,新建高效节水灌溉2500亩,涉及上望、陶山、湖岭、马屿、高楼等10个乡镇、街道,预计投资8300万元。
瓯飞渔用码头
项目总投资4.59亿元,以“生态优先、安全生产、绿色发展”为本,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渔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预计2022年度政府投资0.9亿元,拟建设卸鱼泊位16个、供冰泊位3个、物资泊位7个和渔政执法泊位2个;新建配套设施平台一座,面积共25000平方米;新建400HP渔船双线通航进出港航道。
北麂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拟建设海洋牧场多功能信息监测平台、海洋牧场展示厅、人工鱼礁区,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配套海钓船艇等,着力打造集养护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发展休闲渔业和智慧海洋监测于一体的海洋牧场示范区。
争取开工项目
万头猪场
计划引进牧原股份等公司在芳庄乡、汀田街道等地建设万头规模猪场2个。其中,温州乐易谷农旅开发有限公司拟在芳庄乡云溪村投资5000万元,根据省政府“六化标准”,采取种养结合模式,建成1个占地70亩、配套生态种植2000亩、设计年出栏生猪2万头的规模化猪场。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1.5亿元,在汀田街道建设占地180亩、设计年出栏生猪6万头的规模化猪场。
“一把手”谈实干担当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翔
民之大事在农。站在新的起点上,市农业农村局将贯彻落实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对照目标制定“施工图”“作战图”,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高水平打造“青春都市·幸福瑞安”、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标兵贡献“三农”力量。
聚焦固本强基,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加强高标准农田保护与建设,稳定发展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产品产业链条延伸。聚焦改革驱动,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引擎,推进农村“三位一体”、数字农业等综合集成改革,走出一条以改革驱动的富民新路子。聚焦扩中提低,夯实农民共同富裕基础,深化人才培育行动,发展各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群众创业就业;深化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聚焦项目谋划,搭建乡村产业发展平台,优化提升滨海十万亩都市田园新天地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万头生猪养殖场等一批重大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农民持续增收。聚焦环境提升,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瞄准共建共享全域美丽大花园的目标,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打造新时代美丽乡村“千万工程”升级版;按照未来乡村“五化十场景”,深入挖掘开发乡村资源,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着力打造建设未来乡村促农村共同富裕的“瑞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