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蔡文
“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应用成功入选全省数字化改革成果展,在温州数字化改革现场观摩会上作典型发言;产业链“一键通”应用获评全省第二批最佳应用;“爱心帮扶宝”应用获得2021浙江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冠军;“阳光培训”智慧云应用在“浙里培训”应用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在温州改革考评中,我市连续三年位列第一……
荣誉背后,是瑞安全市上下聚焦聚力“勇争先、强执行、开新局”,在全面承接落实省“1+7+N”改革工作体系的基础上,梳理形成全面深化改革“1+2+15+N”体系,全力打造具有瑞安辨识度的数字化改革“硬核”成果的务实笃行。
指尖上的服务,屏幕上的民生,一个个举足轻重的项目托举起了惠民利企的改革成效。作为护航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中坚力量,2021年,全市改革者瞄准跑道、狠抓落实、全力奔跑,交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高分报表”。让我们一起回顾过去一年我市改革工作的丰硕成果——
动能澎湃
1、“三位一体”助力农村共同富裕
去年11月,“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正式上线,推出了“无忧种田、无忧销售、无忧贷款、无忧补贴”四大场景,配套首发全国第一张“三位一体”信农卡。截至2月14日,平台用户数达10793个,实现无感授信4.38亿元、完成农资交易1270多万元,在农民种田的“小事情”上做出了帮农促富的“大文章”。
该平台重塑了为农服务全流程,推进小农生产进一步向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服务方式、治理方式,让农业降本,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智农共富平台是我市“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的举措之一。全年,我市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经验,并迈出新步伐,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来瑞专题调研,梳理形成《瑞安市“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成功承办全省“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理论研讨会;“三位一体”改革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向全国推广。
2、“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提高治理效能
在马屿镇政府,约500平方米的开放式办公大厅内,多个职能部门打破条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取消“物理隔断”,实行“一体化”集中办公。该镇是“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的试点单位,率先推行大部制实体运作,整合12个内设机构和15个基层站所,成立“4+3”功能中心,打破了乡镇(街道)与基层站所之间的管理壁垒。创新推出智慧政务协同平台,以数字赋能,将全镇工作任务,从发起到完结全程“留痕”,倒逼内部科室和基层站所实现“化学融合”。此外,通过对全体干部实行“一套办法、一把尺子”管理,在多管齐下的管理运行体系中,该镇对部门站所的掌控力有效增强。
2021年,我市扎实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落实落地,五大体系建设基本落地,县乡村权责“六清单”、基层事务“一件事”、人员编制力量下沉、县乡干部考评管理等举措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市在第三次省市县专班联席会议、全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现场推进会上作为试点代表作典型发言,改革实践成果被写入《2021年度浙江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评估报告》。
3、产业链“一键通”精准帮扶企业
去年5月,浙江安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因设备更新需要环保审批,暂停生产后用电量少了,产量也少了。正当企业着急时,企业相关负责人接到了产业链“一键通”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了解情况后,政府部门主动介入协调,很快就恢复了生产。
产业链“一键通”,由“产业链预警平台”迭代升级而来,旨在感知产业链运行态势和企业风险,政企联手共同推动产业链提升发展。2021年8月20日,该平台被列入数字经济系统省级应用项目示范试点,我市成为主建单位。平台指挥中心以智慧用电实时精准采集为切入口,实现税务、经信、资规、人社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实时显示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状况,24小时“守护”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业经济监测及政府服务的精准化、及时化。
2021年12月,产业链“一键通”获评省数字经济系统优秀应用,被省改革办评为全省最佳应用之一。
惠民高效
1、“阳光培训”智管校外培训机构
去年6月,“阳光培训”智慧云平台上线,监管人员不用像过去那样拿着检查记录单一路扫街排查,一部手机就可精准监管校外培训机构。该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发挥梳理排查、监管留痕、数据研判作用,在“双减”政策下更好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运营,真正实现智慧监管、惠民服务。
纳入监管的培训机构都有专属“阳光码”。市民扫一扫“阳光码”,平台首页设有一键查询、阳光投诉、设置等功能,可以轻松获悉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和经营异常信息;部门监管人员扫码进入平台,可以新增巡查,查看巡查记录、待办或已办事项以及各部门间的共享数据,对机构进行动态监管。
2021年,我市实施校外教育培训“一件事”改革,对标“双减”政策打造了“阳光培训”智慧云平台,搭建“一个基本数据库+一个数字画像码+一面可视化交互屏+一套闭环执法体系+一批平台管理制度”的架构,实现“审批+监管+执法+服务”智能化,全市2010家培训机构、4亿元预收资金得到常态监管,处置违法违规办学96起,并在省“浙里培训”应用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2、“爱心帮扶宝”让网络募捐更“阳光”
去年,来自马屿的受助人何某因无力继续支付医疗费用,通过“爱心帮扶宝”网络众筹平台发起爱心捐助活动,最终收到390人次捐款,善款总额达63368.86元。
该平台是我市在数字化场景下打造的新型帮共体,通过政府部门间高效协同,联动解决社会问题,杜绝因数据掌握不实、平台运行不规范导致的骗捐和资金流失现象,确保救助对象审核更为严谨、筹款更为有力、救助更为精准、群众更为信任,精准帮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项目荣获全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
去年5月,“爱心帮扶宝”平台正式上线,打通了平台、银行与医院之间数据壁垒,在平台上设立医疗救助项目,由红十字会开设专门账户,下设N个受助人虚拟子账户,线上接收社会各界募集款项;医院账户产生医疗费用账单,报平台审核后,由对应子账户拨付,资金流向全链条可追溯。同时,改变善款拨付到个人的操作方式,善款仅可单向支付给该市人民医院,且仅可用于支付医疗费用,确保专款专用。
值得一提的是,该平台还设有“资金池”,通过平台与捐款人、受助人签订协议,善款如果有富余,则其自愿放弃这笔款项,同意回流到资金池,用于帮助其他救助对象,破解富余善款归属难题。
3、“智汇惠童”营造“儿童友好”空间
在“浙里办”App登录“智汇惠童”平台,页面上儿童议事厅、文旅地图、儿童就医、儿童安全、心理健康等儿童服务事项映入眼帘,就像是进入了儿童服务“数字超市”,儿童、家长都可以点点手机选择自己所需的服务。
点击“儿童就医”选项,页面会显示我市各大医院儿童医生的简介,家长可以根据需要预约挂号。如果孩子身体不适却不知道到哪个科室挂号,智能导医可以帮上大忙,家长选择孩子性别、点选儿童患病部位,就会推荐优选的儿科医生。
这些都是“智汇惠童”平台为全市30万儿童提供的专属服务。据了解,平台还为纳入系统的每位儿童设置专属“儿童码”,允许每个父母账号下绑定多个儿童账户,并对每个儿童账户的浏览记录、参与活动、历史足迹等进行标签化设置,逐渐形成“立体式”的儿童成长状态。根据儿童成长状态,一方面,由系统动态捕捉用户需求并形成“个性化”页面,自动推送相应年龄段儿童的信息,如针对新生儿父母,推送“出生一件事”办理相关事项;针对幼儿园适龄儿童父母,推送公立幼儿园摇号报名信息,并及时发布学区预警等。
去年,在儿童友好城市创建、数字化改革背景下,我市坚持“多跨协同、整体智治”理念,打通全市儿童服务数据资源,打造“智汇惠童”儿童友好数字化平台,实现53项儿童核心服务事项一站式集成办理,以一体化服务贯穿儿童友好理念,以数字化改革赋能儿童健康成长。该平台已于去年9月底上线“浙里办”App,是全省首个儿童友好数字化平台,先后获温州市、瑞安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一把手”谈实干担当
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
陈俊
2022年,市委改革办将坚持学深、悟透、做精、干实,做好改革需求分析,强化综合系统集成,深化体制机制探索,全面梳理谋划“1+1+3+N”改革体系,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以共同富裕“扩中提低”改革为重头戏,统筹推进三大标志性改革和N项“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改革“高分报表”。
以数字化改革为总抓手,争创数字变革新高地。全面梳理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深化特色应用创新,以“三张清单”和重大应用“一本账”为抓手,做好改革项目全周期、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形成一批在温州乃至全省都有重要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以共同富裕“扩中提低”改革为重头戏,争当共同富裕先行标兵。围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先行示范,通过优化增收机制集成式改革、提升公共服务集成式改革、完善兜底救助集成式改革,探索建立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制度。
以三大标志性改革为着力点,撬动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飞跃。深入推进“三位一体、五优联动”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等3项重大改革,打造有瑞安标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以“牵一发动全身”重大改革为基本盘,力争形成更多硬核成果。集中改革资源,推进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带动营商环境改革等6个“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更好地发挥重点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以三大推进机制为驱动力,保障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制、闭环管控制、激励考评制工作体系,构建“需求分析+项目生成+进度跟踪+督察考评+复制推广”的闭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