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6版:两会进行时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瑞安女孩张佳玲: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小雪花”

    ■记者 陈良和

    “北京冬奥会就要落下帷幕了,但我还没从开幕式的激动劲儿中缓过来……”2月18日,接受电话采访时,正在隔离点的张佳玲仍十分兴奋。这位瑞安女孩,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仪式环节担任标兵志愿者,负责活跃现场气氛,引导各国运动员入场。

    层层选拔 幸运入围

    2001年出生的张佳玲毕业于瑞安中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

    “报名参与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是想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张佳玲说。北京冬奥组委会开放志愿者报名平台后,2021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组织团体报名,张佳玲也报了名。筛选分两轮进行,第一轮,组委会看了报名者的跳操视频,了解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一批报名者被刷了下来;第二轮来校面试,现场了解报名者的外貌、身高、气质等。

    2021年9月,名单出炉,张佳玲幸运入选。志愿者主要来自清华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这四所大学,共300多人。张佳玲被分到开幕式运动员入场仪式环节担任标兵。

    标兵即标识位置的兵,任务是运动员入场时,为他们标识和指示行进路线。同时,用丰富的肢体动作表达中国青年一代的青春与活力,展现中国人的热情。

    30多次、120天、267个小时

    2021年10月5日,训练开始。张佳玲为此放弃了国庆假期游玩计划。

    10月份的训练在校内举行,都安排在周末,从9时至17时,主要内容是跳操,扎马步、高举手、开合跳、跟随音乐舞动……另外还要学会处理运动员晕倒等突发情况。

    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训练全部被安排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北京冬天寒冷,我站的点位在场口,风大,训练中有一次被冷风吹得发了烧,吓傻了,担心被替换掉。”张佳玲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因为疫情防控需要,组委会规定志愿者咳嗽也不允许进“鸟巢”。庆幸的是,最后她留了下来,还换到了旗杆下那个点位。

    “30多次训练,120天,267个小时,我曾为记不住动作而手忙脚乱,为频繁的训练和学习的冲突而焦头烂额……”但张佳玲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印象最深的是,初次去“鸟巢”训练正遇上北京初雪,她没带手套没穿靴子,被露天积雪冻到失去知觉。此后几次彩排恰逢大雪,她在湿漉漉的地屏上跳跃了一个多小时,一次次打滑摔倒。“但这4个月里,我收获更多的是感动,在排练时,听到歌唱祖国的音乐响起就莫名感到自豪。”她说。

    “那个瞬间,我全身的激情都被点燃了”

    因为备战冬奥会,张佳玲读大学以来第一次没回家过年。除夕、正月初一没有训练,她和同学在学校食堂吃了饺子、汤圆。

    2月2日,正月初二,到“鸟巢”参加了最后一次彩排。

    2月4日,终于迎来冬奥会开幕式。她清晰地记得这一天的所有细节。早上5时多,他们就从学校出发;6时多,在安检处待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按不同组别坐车。“我坐第一辆车,前面警车开道,感觉特别拉风。”她说。到达停车场后,步行至“鸟巢”,再到备场区、白色隔离大棚,再化妆,20时左右准备上场。“因为保密需要,从训练到最后上场,都不允许我们带手机,所以我不知道具体时间。”

    中间还吃了中饭,最后上场一次,熟悉点位。“怕汤汁弄脏表演服,大家吃的都是组委会发的餐包,主要是面包之类。”她记得每一个细节。

    当动感十足的音乐响起,终于轮到标兵志愿者上场。“刘晓峰导演在耳返里激动地喊:‘标兵准备,今天晚上就看你们了!’那个瞬间,我全身的激情都被点燃了。”张佳玲欢呼着上场。据统计,标兵共跳了一个多小时,是现场演出时间最长的演员。“汗水与疲惫交杂,但是当中国代表团入场时,我们一下子都蹦起来,与现场观众一起,扎进这个最欢腾最燃动的时刻。”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就是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那朵“小雪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两会进行时
   第00003版:两会进行时
   第00004版:两会进行时
   第00005版:两会进行时
   第00006版:两会进行时
   第00007版:聚焦点
   第00008版:聚焦点
代表委员引领文明餐桌新风尚
瑞安小学生绘画作品
入选“冬奥童画国礼”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小雪花”
瑞安日报 两会进行时 00006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小雪花” 2022-2-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