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安市人大常委会举行2022年部门预算草案听证会——今年政府要花多少钱?打算花在哪些地方?明明白白地“晒”出来。笔者认为,晒出“钱袋子”,让老百姓明明白白地知道,并广泛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反映出政府务实为民的好作风和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
政府的钱怎么花?过去往往由政府部门提出、财政部门编制、人大预算监督“走程序”。今年一改往年的做法,采用“开门纳谏”的方式,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反映出政府的亲民之情、为民之举和务实之风,让人耳目一新。这也说明政府“钱袋子”的使用,由老百姓说了算,群众享有充分的建议权和否决权。
开展部门预算草案听证会,也是瑞安市人大民主监督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聚焦政府的预算资金怎么花、花钱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如果项目终止则已投入的资金有哪些善后措施等热点问题,抽丝剥茧,现场答辩,避免了含糊其词、遮遮掩掩,使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再是“一家之言”,“完善预算听证制度”不成为一句空话。
当前,我市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秉承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用好每一笔财政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紧要处,用在民生实事项目上,用在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处;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不搞“锦上添花”那一套,对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要坚决予以否决。同时,要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时间跨度较大、推进难度较高的项目要进行科学评估,短期完成不了的要“忍痛割爱”。此外,要做好开源节流这篇大文章,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从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