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记者 甘凌峰 应忠彭
本报记者 陈瑞周
“十四五”开局之年,塘下镇全力实施“东富西贵”重大战略,锚定“一心两轴三城”发展格局,围绕“城、人、产、文、景”深度融合,奋力打造“智造商都·共富塘下”,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开路先锋。2021年,塘下镇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82亿元,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亿元,预计财政收入达到23亿元。
以大手笔铺开大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锚定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南部新区“温瑞品质同城桥头堡”建设,16.4平方公里、总投资300亿元的塘下未来新城正式启航。
“一张蓝图”绘就高标规划。以瑞安大道功能联动轴和中心路城市发展轴为骨架,做优中心区“城市芯”,有机串联塘河新城、“万亩千亿”产业新城、罗阳未来城三大板块,构建“一心两轴三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实施及谋划各类重大项目34个,连片打造市域S3线TOD、城市客厅、太古里商业街区、塘河水上秀场等城市引爆点。
“揭榜挂帅”点燃攻坚引擎。创新实施“3+1+N”全域攻坚机制,镇班子领衔三大战区、城建小组和若干个工作专班,全域发力打响重点团块百日大会战,全年累计签约民房1944间,数量居瑞安全市第一,获评全市团块拆改“双月擂主”。
“赛马比拼”提档城居品质。连片推进中塘河景观提升工程和万米滨水游步道建设,15天完成罗山大道等5条精品线路和塘下高速出口等12个点位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清理城市疤点3983处、田间乱点1746处,打造美丽田园2万亩、美丽河道119条。
以大转型推动大发展,助力平台产业腾飞
瞄准未来智造“新坐标”,打造智能汽车部件产业集群高地,让“每一辆行驶的汽车都离不开塘下智造”。
扩容提能做大“未来平台”。实施“1+1+N”产业造峰工程,擦亮塘下“汽车+”金字招牌。“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考评进入全省前七,完成产业项目投资总额超100亿元,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50亿元,温州首个“万千平台”展厅建成开放。
招大谋强转换“未来动能”。成功获批20亿级恩驰等3个省重大产业项目,华光列入省“152”项目;全年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4个,争取省土地奖励指标421亩,均居瑞安全市第一;华光、松田等在建项目分获一、二季度“骏马工程奖”,并代表瑞安参加温州比看。
集群强链塑造“未来产业”。深化“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双轮驱动,“产业大脑”列入温州试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3家,认证省级企业研发中心3家,数量领跑全市;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62个,其中铭博等5个项目入选省“五个一批”;瑞明等32家企业获评温州、瑞安两级领军型和高成长型工业企业,嘉利特、中精上榜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嘉利特、永安入选省制造业首台(套)企业,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以大情怀服务大民生,提升普惠优质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率先发力“扩中提低”,全力推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公共服务体系。
集体经济再上台阶。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将集体经济收入列入新一届村社班子考核清单,83位村社“带头人”认领259项发展要事,全年实现村级集体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33%。
社会事业加速发力。塘下一中等6所学校获评温州市办学水平一级学校。开工建设瑞安瑞鸿医院,建成方舱临时接种点4处,建成投用居家养老照料中心4家,改造提升老人公寓20处,完成适老化改造17家,完成香港城芽比托育园建设。
精神文明繁荣发展。全镇三星及以上文化礼堂达30个,其中四星级文化礼堂6个,五星级文化礼堂8个,数量居瑞安之首。一年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500多场。肇平垟革命历史纪念馆获评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电影《塘河保卫战》《陈传水的军令状》列入央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影展播”重点展播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