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峥 程春阳 李心如
见习记者 李博
林垟湿地位于南滨街道,也是瑞安城市的“绿肺”,有“浙南威尼斯”之称。近日,有群众向民间河长反映,湿地公园内最大的一个农旅项目——童年生态农庄,厨余废水长期直排河道,污染着这片净土。情况真的如此吗?记者随即展开调查。
污水直排入河,群众举报
民间河长提供的照片显示,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二),他们接到群众举报后赶到现场,发现瑞安市童年生态农庄的宴会厅后厨处有污水排出,黑色的污水顺着田间的沟渠流入附近的直洛河。随后,民间河长将问题反馈到属地街道。
一个多月过去了,问题整改了吗?3月15日下午,记者跟随民间河长到该农庄回访,发现后厨墙外阴沟内的水体呈现黑色,现场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附近居民薛茶芬介绍,以前后厨的污水是从这边排出来的,听说水很脏,有很多蚊子、小虫,现在从她家那边挖了管道引到另一边排放。
顺着村民的指引,记者看到,与农庄后厨一墙之隔的民房地面,有开挖后水泥重新浇筑的痕迹,管道从厨房后墙延伸出来,又连接回到了农庄内的一处露天简易处理池。
记者跟随民间河长进入农庄,后厨正对的是宴会厅,两排大棚内摆着五六十张餐桌。宴会厅后厨地面新开挖了隔油池,污水通过后厨外的管网通向不远处的露天处理池,但是这处水池再往外接的管道断在了农庄围墙处,而几米外就是蔡桥河。
整改不到位,效果不理想
据了解,该农庄占地400多亩,是集种、养、旅游于一体的农业观光项目,有游泳池、户外拓展区、足球场、跑马场、帐篷营地等,是温州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由于疫情,目前该农庄处于停业状态。不过,在高峰时期农庄日可接待游客两三千人,这处宴会厅可为五六百名学生提供餐饮服务,仅靠两个小小的隔油池处理污水,效果可想而知。
从2月2日民间河长发现污水直排问题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显然这样的整改无法让人满意。
民间河长张仁勇表示,农庄的隔油池不标准,一个小池子裸露在那里,水又排不了。“现在是疫情期间,如果到了旺季,这样的整改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民间河长张万建说。
如果不是因疫情而停业,不知这里还会有多少污水直排河道。随着调查的深入,民间河长们又在该宴会厅场地100多米外发现新的直排点。在长达几十米的大棚内,27个农家土灶一字排开,灶台下方的水管直接通到大棚外的明沟内,明沟连通到河边的污水池,而小池子已经满溢,上面的盖子被人打开,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通旁边的蔡桥河。
民间河长洪端艮说,目前我市在开展一系列污水零直排建设,这里竟然还存在污水直排现象,令人不可理解。
工作衔接有漏洞,完成整改再经营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南滨街道林垟片已经完成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该农庄所在的蔡桥村,家家户户门前都预埋了污水井,零星、分散的农户也做到了“应纳尽纳”,那么,仅仅一墙之隔的“污水大户”怎么没有被接纳呢?污水直排这么长时间,主管部门难道都没有发现吗?
记者走访了南滨街道办事处,从治水工作负责人那里了解到,蔡桥村污水截污纳管工程于2019年立项,2020年进场施工,2021年年底已经完工,目前在验收阶段,但其所在的林垟片污水管网已经能够正常使用。
“这可能是各方面衔接的问题。我们分工的时候,可能把截污纳管工程分给了一个人,‘五水共治’分给了另一个人,工作之间有一些沟通上面的问题,所以才导致出现这一漏洞。”南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余竞鹏介绍,当初街道委托第三方公司对该片截污纳管工程进行设计,虽然设计图纸将与农庄一墙之隔的村庄纳入,却遗漏了这处“污水大户”。图纸上没有,施工中也没有发现,加上街道职责分工的原因,让这个“污水大户”成了“漏网之鱼”,污水一直处于直排状态。
童年生态农庄董事长木国东表示,一个星期内全部完成整改。“我拍现场照片给你们看,你们也可以过来看。”他说。
对于农庄负责人的承诺,余竞鹏表示,尽快再到现场看一下,如果完成整改,会让执法部门办理排水证;如果没有完成,会继续关停该农庄。
截至发稿时,记者了解到,在街道的监督下,农庄污水直排问题整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工期需要延长些时日。街道反馈,在完成全部整改之前,将继续暂停该农庄的营业,直到确保无污水直排河道。
林垟湿地可以说是瑞安的一颗“明珠”,也正因为这里的水美,才吸引了众多游客。依托湿地打造的生态农庄,本该锦上添花,不料“前门生态,后门排污”,这显然与“生态”本意背道而驰。
五水共治,既要有久久为功的决心,更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只有实实在在把治水工作做好、做细,才能确保污水零直排。只有先念好环保“紧箍咒”,依托生态而发展的农庄、农家乐才能做得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