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文静
3月初,瑞城春暖花开,记者在侨联大厦“侨胞之家”见到了刚从义乌谈生意回来的林海平。因疫情原因,原本一年多回国一趟变成了两年一次,累积的业务正在一件件处理中。望着窗外盛开的桃花,他感叹道:“落叶总要归根,现在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我打算把巴西的事业交给员工打理,自己在国内指挥就行。”
从售货员到小老板
1962年,林海平出生于瑞安城关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家中姐弟三人,他排行最小。高中肄业后,15岁的他进入瑞安童装绣品厂工作。18岁时,他响应国家号召去山西当基建工程兵。用他的话说:“当兵前,人懒散;当兵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也为他日后勇闯巴西奠定了基础。
退伍后的林海平被分配到瑞安华侨商店,在黄金柜台当售货员。在当时这份工作别提有多吃香了。
几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林海平看到了商机,和同事共同承包了华侨商店里进口摩托车的业务,当起了小老板。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国产摩托车崛起,林海平的生意受到了冲击。此时,由浙江省工商局牵头的巴西圣保罗中华商城项目在省内招商,林海平跃跃欲试,想出去闯一闯。那一年,他36岁,同行的第一批人里有20多名瑞安人。
转战巴西淘金
1998年12月4日,林海平和妻子在大雪纷飞的北京登上了飞机,先飞往德国法兰克福,再转机去巴西圣保罗。在这之前,他们对巴西这个国家几乎一无所知,只带了满满两大箱行李就出门了。
30多个小时后,飞机在圣保罗的机场降落。一出机舱,迎面而来是的滚滚热浪。机场里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身穿短裤短袖,好不清凉。原来,此时的巴西正值盛夏。
还来不及好好欣赏一下圣保罗这个美丽热情的城市,林海平夫妻在招商人员的帮助下,租完房后,就去筹划市场里那个早已分配好的摊位该卖什么比较好。
摊位位于圣保罗中华商城,尽管只有不起眼的四五平方米,却是林海平在巴西发迹的起始点。
起初,林海平先试试水,从阿拉伯人那里批发小商品,再在自己摊位上售卖,赚点差价。摸清门路后,他回国到义乌和广州寻货,货源稳定后用集装箱发往巴西。他的摊位上,总是有当时中国最新奇的小商品和小电器。“在巴西做生意最重要的是靠勤奋和聪明,这一点,温州人一点都不缺。”林海平说。
圣保罗有一条著名的二十五街,虽然这里没有唐人街标志性的牌楼,没有中国式的建筑,但在很多人眼中这里实际上就是圣保罗的“唐人街”。二十五街的街道并不算宽,全长只有2.5公里左右,却聚集着几千家华人店铺,这其中就有林海平的巴西九洲贸易有限公司。2000年,他在这里租了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写字楼开起了贸易公司,主要从事小商品、小电器的进口、销售贸易,跟巴西人做起了长期的固定生意。20多年来,因诚信经营,公司生意红火。
为侨服务爱国爱乡
当时,旅居巴西圣保罗的温州籍侨胞有2000余人,但多年来一直未有同乡侨胞的组织。在广大侨胞的呼吁下,2000年,巴西温州同乡联谊会创会。本着爱国爱乡、团结侨胞、增进乡谊、服务乡亲的宗旨,该会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与其他侨团广泛交谊联络,获得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和兄弟侨团的好评和赞赏,被称为后起之秀的新侨社。
创会起,林海平的身影就频频出现在联谊会。2018年,他出任第十届巴西温州同乡联谊会会长。他团结广大会员,积极宣扬爱国精神,充分发挥爱国能动性,为巴西华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9年8月,林海平组织同乡会成员向温州市慈善总会捐款23万余元,向受“利奇马”台风影响的地区赈灾;他还多次为中国和巴西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捐款捐物。
2020年2月,国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林海平通过巴西各大医院,紧急订购了20万个口罩支援温州。此外,他还提供温州同乡联谊会会馆给当地侨社作为向祖国捐赠物资的物流中心,提供收货、贴标、发货等义务服务,通过会馆中转发回国内的口罩多达400万个。巴西疫情暴发后,温州同乡联谊会通过巴西华人协会向华侨分发口罩2万个和4200份中成药。
2020年7月28日,温州为侨服务“全球通”圣保罗服务点在巴西温州同乡联谊会会馆正式上线,为巴西温籍侨胞提供服务,申请办理业务的侨胞仅需支付国内相关服务单位的费用以及正本文件邮寄回国的费用。
据了解,巴西温州同乡联谊会是目前巴西境内唯一的“全球通”服务定点单位,该会从2019年底就开始进行站点部署,不远万里从温州将成套专业设备运至巴西,期间虽因国内和巴西新冠疫情先后暴发而停滞,但最终在国内相关部门和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站点的开通工作。
人物名片
林海平,1962年出生,瑞安市区人。巴西温州同乡联谊会会长,巴西华人协会常务副会长,巴西和平统一促进总会执行副会长,巴西九洲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瑞安侨商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