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最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硬件设施“高大上”,后续管理难跟上
市人大代表:让书屋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粮仓”
人大代表走访东源书院
东源书院外观

    ■记者 苏盈盈 通讯员 王晶晶

    当下,我市正在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对留守儿童众多的农村来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文化生活对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打造一个高品质的阅读阵地,可以引导留守儿童群体更好参与阅读,保障他们的阅读权益,丰富文化生活,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构筑全民阅读环境,不少村里建起了书屋、图书室等阅读阵地,方便村民在家门口“充电”。然而,市人大代表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农村书屋等阅读阵地硬件设施良好,但部分场所后续管理难以跟上,缺乏规范管理,开放时间不确定,导致不少崭新的图书在书架上“沉睡”。

    对此,市人大代表发问,书屋、书院作为阅读阵地,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是难得的资源和平台,在实际运行中为何成了“闲置资源”?

    实地走访

    缺乏有序管理,书刊使用率不高

    近日,记者跟随《代表聚焦》活动组来到平阳坑镇东源村和平阳坑村,分别走访了解东源书院和百姓书屋的运行情况。

    据了解,东源书院建于2019年,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是由王氏家族书院改建而成,投资200多万元,目前藏书量约5500册。该书院是一幢古香古色的二层楼房,周边绿植景观错落有致。走进书院,窗明几净,敞亮雅致,书籍整齐地摆放在原木色书架上,现场环境幽静、阅读设施完备,是一个增长知识、休闲小憩的好地方。

    “只有周末和寒暑假才会有学生过来看看书,平时待上一整天也没见人过来。”东源书院管理员陈彩云说,她和同事周吴华都是村干部,书院日常管理由他们兼顾着,由于工作日要在村里上班,事务繁杂,很难长时间待在书院里。

    东源村党总支书记吴魁胜是市人大代表,说起家门口的书院,他十分无奈。“这么好的书院却用不起来,真是可惜!”他说农村阅读群体主要是孩子,村里高中以下的青少年、儿童有200名左右,且不少是留守儿童,如果运维有序,书院是个好去处,然而,建好后缺乏后续管理资金,该村集体经济又不富裕,难以支付管理费用,目前仅靠两名村干部义务劳动。他认为,缺乏管理经费,开放时间不固定,前来看书、借书的人自然就少了。

    缺乏资金和管理,这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平阳坑村的百姓书屋。该书屋位于平阳坑镇学校对面,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藏书量1万多册,电子门禁、借阅设备一应俱全,目前是由一位陪读的学生家长帮忙打扫卫生和日常管理。

    平阳坑镇学校教师张玉燕是该镇人大代表,作为语文教师,她对百姓书屋的运行情况十分关注。她说,这个书屋有很多适合学生的读物,地点就在学校正对面,如果能有效利用,对孩子来说是个很好的资源。然而,日常开门时间不固定,也没有开展阅读相关的活动,除了中午有几个学生外,平时基本没人。

    在走访过程中,《代表聚焦》活动组的市人大代表认为,设立在农村的书屋、阅读室硬件设施普遍完善,但后续管理跟不上,导致了资源浪费,比如书籍配备不够接地气、开放时间太随意、经费缺乏导致管理制度缺失。

    代表声音

    充分利用资源,引导儿童有效阅读

    市人大代表余锋付认为,大部分人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守村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再则农村书屋的书本对他们日常生活、工作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为此,少年儿童应该是农村书屋最大的阅读群体,尤其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少年儿童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对于留守儿童,如果未能引导他们有效阅读,大多数时间就会用在电视、游戏上。此外,还要利用“互联网+”模式,丰富阅读内容和方式,吸引更多阅读参与者,真正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里路。

    三分建、七分管。《代表聚焦》活动组认为,政府部门应以补助或引导民间慈善资金捐助等方式,让农村书屋等阅读阵地有稳定的后续管理资金,聘请专兼职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制度,根据阅读群体的时间,科学安排开放时间。对寒暑假阅读高峰期,可以聘请志愿者参与管理,尤其是返乡大学生,让他们在农村书屋开展志愿实践活动,不仅可带动全民阅读,还可以让他们辅导中小学生的课业,吸引留守儿童、新居民子女到百姓书屋,解决这类孩子寒暑假的管理难题。同时,书屋可以评选出优秀志愿者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

    “农村书屋的阅读主体是青少年、儿童,应该根据读者群体的阅读喜好,在书刊配置增加适合的阅读书目,让农村书屋成为农村儿童的‘文化粮仓’。”余锋付说,在规范书屋管理的前提下,设置有奖阅读基金,开展阅读之星评选活动,激励更多孩子参与阅读;利用当地学校教师资源,举办阅读心得座谈会,开展主题阅读、读书札记、读后感等有奖征文比赛,引导学生阅读。

    “举办各类活动,让大家觉得书屋是个有趣有意义的地方。”市人大代表凌传栋说,农村阅读阵地要有接地气的活动,把专家请到百姓书屋里来,可以给学生讲阅读与写作,给农民科普农业技能,给老人讲养生知识等。

    代表问政

    以制度强化管理,用活动凝聚人气

    针对书屋管理不到位、书刊使用率不高等问题,《代表聚焦》活动组来到平阳坑镇政府,听一听他们的说法。

    “以制度强化管理、以活动凝聚人气,让农村书屋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阵地。”该镇副镇长张钰说,这几年受疫情管控措施影响,农村书屋经常处于关闭状态,常态化活动也只能暂停,再加上缺乏运营资金,日常管理不够到位。下一步,该镇将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完善管理制度,搭建活动平台,定期组织开展读书分享会、诵读比赛、有奖阅读、亲子阅读、讲座培训等活动,让书屋成为村民的“精神加油站”。

    对此,《代表聚焦》活动组建议,安排专人管理,明确管理职责,并以书屋图书流动率、借阅率、阅读周期等为依据,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管理人员进行奖惩;建立定期更换图书的长效机制,敦促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图书的供应与更新工作,让农村留守儿童常有新书看、常有新书借。

    据了解,在“双减”政策、儿童友好城市创建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留守儿童,解决“双减”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如何更好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丰富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也是平阳坑镇人大代表重点关注的民生实事。该镇人大主席团今年第一期“代表读书会”的主题正是“关注留守儿童、激活百姓书屋、助推乡村教育”,今后,将会监督镇政府管理好“百姓书屋”“留守儿童之家”等载体,利用现有阅读资源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群体阅读权益,弥补家庭教育不足,切实做到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最新闻
市人大代表:让书屋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粮仓”
塘下3732家企业
应用“工业企业安全在线”平台
塘下镇按下春耕备耕“农忙键”
塘下镇召开垃圾分类劝导员培训会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2 市人大代表:让书屋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粮仓” 2022-4-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