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我市正在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瑞安样板。莘塍作为瑞安城市东进的主战场、主阵地,近年来涌现出一批共富典型人物,他们身上闪耀着创业致富的故事,积淀了瑞安人敢为人先的记忆。为了深挖共富路上的先进典型,本报推出《共富路上有“莘”人》系列报道。
■记者 金汝
农产品销售是关系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如何把农产品卖出去,让许多农户牵肠挂肚。但是莘塍街道的花椰菜种植户普遍没有这个后顾之忧,因为只要花椰菜品质过关,基本不愁卖。
种植户的底气,源于当地打通了花椰菜“从农田到商超”的销售渠道。而这背后,离不开滨海花椰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叶春友的一份努力。
同农业打了30多年交道的叶春友,是莘塍及周边地区有名的农产品销售大户。他在农民和市场之间搭建桥梁,拓展外地销售市场,把莘塍及周边地区的花椰菜销往全国各大市场,辐射带动千余户菜农增收致富。
“没有了‘滞销’这个后顾之忧,价格体系也能维持住,农户尝到了甜头,愿意放开手脚干,干农业自然有了奔头。”叶春友说。
对接市场
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莘塍下垟一带万亩田园地势平坦、沟渠纵横,独具莘塍地域特色,过去大量种植白菜、花椰菜、西瓜等各类蔬果。“以前种植的花椰菜大多是实心的,‘花’紧密一团,口感硬,吃法少,外地市场很难接受。”叶春友说。
30多年前,他划着小船收购各类蔬果,销往温州市区及安徽等地。多年下来,他掌握了大量农业市场信息。他发现,与实心型花椰菜相比,散花型花椰菜(俗称“散花”)口感更好,烹饪方法也多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市场是无形的指挥棒,“散花”受到越来越多莘塍农户的青睐。近年来,莘塍滨海万亩良田形成了花椰菜连片种植、规模化发展,并与上望、汀田、塘下等地成为瑞安乃至温州有名的花椰菜产区,有4000多农户从事花椰菜产业。
然而,供求信息不对称成了农产品销售的“拦路虎”,花椰菜销路难题犹如一团乱麻,缠绕着种植大户的心。
如何打通这道信息壁垒?常年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叶春友经过多年积累,掌握了大量市场信息、销售网络。2006年,他成立春友瓜菜专业合作社,把农产品集中起来,通过物流快速配送至商超,解决了莘塍及周边地区农户销路问题,带领菜农一起致富。
“干农业,市场对接是关键环节。每到莘塍花椰菜种植期,我们及时掌握外地花椰菜的种植、上市及价格波动情况,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研判。以前我们划着小船向外地兜售莘塍的花椰菜,现在全国各地的客商主动上门、来电求购。”叶春友说,通过当地花椰菜交易市场销往外地的花椰菜日均约300吨,带动莘塍1000来户菜农提高销量。
为农解难题
用汗水浇灌万亩致富田
4月份是花椰菜种植的尾季。4月18日上午,中塘河莘塍段停靠着一艘艘小船,农户不停地忙碌着,有的将花椰菜装框,有的过秤计量,而一旁的交易市场里,一辆辆重型卡车已在此等候。沉甸甸的花椰菜装满车厢,运往安徽、沈阳、武汉等地。
莘塍是我市花椰菜重要基地,近年来花椰菜种植发展迅速。但是,丰收的背后也有忧患:当遭遇暖冬,外地花椰菜大量上市,我市花椰菜往往出现价格暴跌,容易造成花椰菜滞销。
2007年暖冬天气导致莘塍一带花椰菜滞销,许多农户忍痛看着花椰菜烂在农田里。叶春友迅速对接大量采购商,努力消化滞销的花椰菜,尽最大程度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交通运输较为困难,彼时又正逢花椰菜上市高峰期。如果不能及时消化大批量花椰菜,农户半年的心血可能付诸东流。叶春友迅速联系相关部门求助,最终在农业部门和莘塍街道的帮助下办理了通行证,打通了花椰菜通往宁波、温岭等地的运输渠道。
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农业市场中提高花椰菜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去年5月份,我市组建滨海花椰菜产业农合联,叶春友当选为理事。他说,农合联要引导农户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推动花椰菜产业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滨海十万亩田园种植着农户致富的“种子”,我会尽己所能为农民服务,和所有‘三农’人一道用汗水浇灌这片广阔农田的致富菜,让小小花椰菜做成大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