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金汝
邻里纠纷,小区志愿者来化解;需要帮助,小区党支部来协调;大事小情,小区党支部、业委会一起帮忙解决……今年以来,莘塍街道恒大·悦澜湾小区党支部以“共享社·幸福里”创建为依托,以住户需求为导向,建立需求清单、问题清单,并由党支部成员、业委会成员、热心住户领办,推动党建引领下的机制共建、小区共治、幸福共享。
该小区于去年8月交付,由于种种原因,小区管理处于半瘫痪状态,居民反映强烈。莘塍街道高度重视,多次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协同化解矛盾,莘湖社区还发挥党员住户的带头作用,解决垃圾倾倒问题,响应疫情防控号召守好小区“小门”,增强了居民对党员的信任。同时,小区党支部加快创建“共享社·幸福里”,积极对接群众需求,推进解决住户急难愁盼问题。
小区现有住户600多户、近3000人。倾听住户诉求,是实现小区共治共享的第一步。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周邦柱说,小区推行“住户-‘电梯长’(楼长)-党支部(业委会)”管理模式,11名党支部成员、业委会成员分别担任楼长,同时由住户推选出34名“电梯长”,负责收集意见、表达诉求。今年3月份,小区党支部发动楼长、“电梯长”征求住户意见建议,将大家最真实、最急切的需求梳理成十项民生实事。
听民声是为了解民忧。小区党支部将民生实事办理纳入“共享社·幸福里”创建工作,以党支部“红色力量”带动业委会成员、热心住户参与,实行专人跟踪办理:约谈物业,要求加快修理绿化带杂草;与公用集团、电力等部门商讨解决高楼层水压不足、安装充电桩等问题。
周邦柱告诉记者,之前外来电瓶车在小区内随意往来,对行人尤其是儿童来说存在安全隐患,借助“共享社·幸福里”创建,小区出台电瓶车管理办法,管控电瓶车数量和行车、停放秩序,还计划在住宅区外围划定专门的电瓶车停车区,消除乱开车带来的安全隐患。
人心聚,才能创建和谐家园。4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小区门口,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党员正带领志愿者查看行人的“温州防疫码”。据悉,该小区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号召,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业委会、楼长、“电梯长”的联动作用,组建志愿者队伍,一方面把好小区“小门”,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登记等日常防护措施,另一方面助力街道开展“小单元大排查”、扩面核酸检测等行动,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该小区还依托小区党群服务中心这个阵地,引导住户发挥优势特长,积极开展纠纷调解、环境提升、公益教学等志愿服务,实现居民共管共享。周邦柱说,他们准备开设意见箱、开通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多方征求业主意见;打造“五分钟交流圈”,凝聚小区业主的力量,推动居民“走出来”,邻里活动更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