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读书日前夕,我市公布了2021年阅读大数据:我市图书馆去年共接待读者187.17万多人次,其中总馆125.54万人次,分馆、城市书房(百姓书屋)61.6354万人次。总馆去年接待读者人次比前年提高了66.7%;全年外借图书112.6万册,其中少儿图书82.8万册。年度“阅读达人”一年借阅图书达615册。这是一份沉甸甸、漂亮的“书香瑞安”答卷。
这得益于瑞安有崇尚读书的优良传统。瑞安自古就有“东南小邹鲁”之美称,文化底蕴深厚,“书声比户”,耕读传家,人才辈出。瑞安是永嘉学派的起源地,聚集着以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一批灵魂式人物;以曹叔远、曹豳等人为代表,撑起了曹村中华进士第一村的大旗;高则诚以一部《琵琶记》奠定了中国南戏鼻祖的地位,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三孙五黄”更是把瑞安近代文化推向高潮。我国几代人读着彭文席的《小马过河》长大,该寓言还被翻译成几十种外语版本漂洋过海。现代出现以伍献文、戴家祥、孙义燧、方国洪等为代表的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院士、科学家。当下瑞安青年才俊辈出,如陈杲、张文宏等等。瑞安过去偏隅一方,交通闭塞,资源禀赋差,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才能推动瑞安发展。瑞安就是靠一代代人接续传承千年文脉,勤奋学习,才不断发展,才有今天高品质的瑞安。
瑞安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推动书香瑞安建设,我市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在文化建设上不断投入。除瑞安市图书馆外,还建有11家乡镇(街道)分馆、6家学校医院分馆、18家城市书房(另有3家城市书房在建)、11家百姓书屋,还设立了139个馆外图书流通站和15个“汽车图书馆”流动服务点。有了这样完备的文化服务设施,我市基本形成“15分钟高品质阅读服务圈”。现在只要想学习,就可以随时随地到找到学习地方、学习内容,大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学习,也助推了我市人人讲学习、爱阅读的氛围,让读书蔚然成风。
据了解,去年7月,我市图书馆新馆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约6.5亿元,总规划用地面积约5.4公顷,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该图书馆建成后将是浙江省乃至全国体量最大的县级图书馆,能让瑞安书香味更浓,为打造“青春都市·幸福瑞安”注入更强的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