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汝)昨日上午,富中锦园小区临街大厦一楼的超市内,粮油、日用品等各种货物琳琅满目,前来购物的居民正在选购商品。旁边的银行内,工作人员正在处理一笔笔业务。
富中锦园是莘塍街道中村安置留地项目,有商业用房面积约1690平方米,其中约1040平方米归属中村经合社,出租给商业机构后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去年,该处商业用房就为经合社带来62万元集体收入。
这是中村经合社盘活闲置集体资源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生动案例。地处莘塍街道集镇区域,镇府路、民莘路、富民南路交汇,中村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是中村经合社党委书记蔡普杰经常思考的问题。他说,过去在集体土地上搭建简易厂房收取租金,经济效益低,也与时代发展不符,“发展集体经济,不能再走‘低小散’的老路,追求高效、长效收益才是长久之计。”
激活土地资源潜力,唤醒“沉睡资产”,发展物业经济为集体经济“造血”,这是蔡普杰自2011年担任村社干部以来一直秉持的理念。他和经合社干部以“强党建改作风、强党建促发展、强党建保稳定、强党建构和谐”为工作总抓手,把发展物业经济作为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有效突破口,整合、出租集体所有的闲置资产,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党建引领、集体增收、群众受益”的发展路径。
在他的带动下,中村发展物业经济的路子越走越宽:参股莘塍农贸市场,平均每年可获得37.5万元分红;将办公楼闲置空间出租给幼儿园、银行,出租闲置集体土地建设篮球场……一个个项目鼓了经合社集体腰包,去年经合社收入超50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就达486万元。
眼下,该经合社发展物业经济的脚步仍在继续。在莘塍转盘旁,莘塍西单元05-01地块的4幢高楼已经结顶,正在实施外立面装修,预计明年11月前完工。蔡普杰介绍,该地块含有集体性质商业用房面积约1100平方米,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五六十万元。同时,中村正在筹划东新留用地环境整治,计划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公寓,为集体经济增收再添一把火。
大河有水小河满。集体经济“蛋糕”做大了,受益的是居民。近年来,中村经合社每年为居民发放城乡医疗保险补贴,还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子,为退役军人送去慰问,发放“三八”妇女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庆费用,全村老人还享有经合社出资购买的意外保险。去年,该经合社在居民福利方面支出150多万元。
另外,该经合社聚焦人居环境提升,在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整理民莘路与富民路交叉口的空地,建设微型公园,全面开展生活垃圾整治、美化村容村貌。
莘塍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物业经济的发展是莘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立足区位优势、充分谋划的结果,已成为莘塍各村社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下一步该街道将督促各村社紧抓闲置资源整合,根据各自实际做大做强物业经济,做活做强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