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敏洁)5月11日,位于瑞安经济开发区丁山二期的瑞安智汇机械年产3000台智能机械装备产业化项目施工现场,钢结构的吊装、拼接声不绝于耳,随处可见管理人员、工人忙碌的身影。“我们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集中力量为承租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天候的定制化服务,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运营。”瑞安经济开发区发展总公司负责人李明枫说。
据悉,该项目由瑞安经济开发区发展总公司主导实施,建设单层12米高的工业厂房,用于出租给高成长、高科技含量的机械装备、汽车零部件、电商等行业企业。项目总占地面积26.7万平方米,共有A、B、C、D、E五个地块,其中A、B、C地块项目总投资26777.87万元,于2021年11月开工建设,将于今年11月竣工投用;D、E地块项目总投资24024.8万元,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将于2022年11月竣工投用。
与一般“筑好巢引凤来”工业项目不同的是,该项目实行“先租后建+量身定制”模式,根据每一家承租企业的特点和工艺要求,为企业量身打造“拎包入住”式的厂房和配套设施。目前项目已吸引32家企业签署租赁意向协议书,出租率已达90%以上。“项目要满足每一家企业的不同需求,建设难度可见一斑。”李明枫说,前期总平面图设计需结合企业研发室使用功能要求,为此他们多次对接市资规局,完成审批工作;还跟承租企业经过八九轮商议,在满足总平指标不变的前提下,数次召集相关部门对接总平面图排布,更改分户方案,申请设计变更,完成施工图审查工作。
项目前期问题被逐一破解,但开工后的难题又接踵而至。自去年11月开工以来,瑞安经济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工程科副科长、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张美建一直带领丁山小组成员们在现场盯进度、查质量、保安全。“由于地质原因,智汇项目工地的施工难度颇大,在施工前不仅需要换填泥土,还要在每条施工便道上填筑矿渣、铺设钢板,以夯实土地从而便于施工车辆通行。”他说。该项目厂房属于钢结构,所有钢材均从安徽定制而来。疫情之下,为做好疫情防控和保证施工进度,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美建带领成员每天6时多就等在高速口迎接货车,全面消毒、全程跟踪,点对点闭环护送货车至施工现场,又全程护送货车出瑞。这样一天反复跑四五趟,每天忙到22时多才下班。像这样“白+黑”“5+2”的生活,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承租企业临时提出设置设备桩的要求,但此时桩基已开工,大型面积桩基无法进场实施,且松木桩会产生挤土效应。为尽量满足企业的需求,经开区工作人员又与企业、设计院多番对接,全力攻克难题,最终敲定设备桩施工方案。
东海之滨,朝霞万丈。企业主们正翘首以盼智汇项目的落成,项目投用后预计实现年产值25亿元,将有效破解企业需求与厂房空间不匹配的难题,加速推进产业集聚化、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