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君君 郑智建 实习生 池晴可)5月10日上午,市区滨江大道上缓缓驶过两辆带有黄色“小尾巴”的面包车,车灯一闪一闪地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减速避让。这是车载雷达检测车在开展道路脱空检测,为道路作“健康体检”。
当前,我市已进入汛期,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雨水大量冲刷容易使得地底下水土脱空,进而导致道路基础设施出现沉降或者塌陷,对行车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
另外,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不可避免地出现局部点位的地下管线老化、水土流失甚至道路脱空等病害,一些城市的道路塌陷事故时有发生,道路脱空是道路塌陷的重要诱因。然而,道路的地下空洞往往无法通过肉眼发现。“道路脱空检测旨在找出可能存在的道路脱空、塌陷的安全隐患,保证市民出行安全。”工作人员说。
“我们采用了国内先进的道路脱空检测雷达系统,给市区的主要道路做一次全方面的‘体检’。”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人朱学仁介绍,“道路脱空检测是利用雷达波穿透地层,把空洞、不密实等道路异常状况展现出来,再进行有效处理,就像‘B超’检查一样。”
车载雷达检测车利用探地雷达技术,通过黄色“小尾巴”上的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一定频率信号,再通过接收天线反馈给雷达系统的信号成像,最终形成检测报告,实现对道路地下情况的实时检测。
去年,该中心首次运用雷达检测技术,对我市重点区域道路开展脱空检测。当时,该中心抽检了4条主要交通干道,检测出存在安全隐患的3个脱空点,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作了修复治理,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次道路脱空检测覆盖了滨江大道、罗阳大道、万松东路、安阳路等市区48条主要道路,检测总长度430千米(包含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将通过“普遍筛查、重点勘查、情况验证”三步走的手段,排查市区主要道路的地下情况,预防汛期强降水带来的次生灾害。
据悉,检测工作将在本月中旬完成。届时,检测机构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分析对比,并于6月份形成具体的分析报告。该中心将根据检测结果,开展进一步的地下空洞排查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制定道路整改修复方案。
今后,该中心将常态化开展道路脱空检测工作,预计每三年开展一次全面的道路检测,切实加强道路防塌陷治理工作,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