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洵煜 通讯员 朱子晨)第一季度村集体经济收入约529万元,年总收入完成率达98%;搁置十余年的安置留地建设终于开工;菜市场建设已竣工……在近日云周街道举行的第一季度“两手抓 两促进”村社擂台赛上,繁荣村晾晒的“成绩”格外亮眼。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这几年,对于繁荣村的蜕变,村民有最直观的感受,用他们的话说,“繁荣村越来越繁荣了”。
“图纸上的数字变成了真正的房子!”
最近,繁荣村村民应阿姨的心情格外舒畅,提起村里安置留地启动建设的事就眉开眼笑。“这是村里的大事,也是我们家的喜事。儿子到了适婚年纪,一直盼着村里安置留地启动,终于盼来了。”应阿姨笑着说,她认购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
据悉,繁荣村安置留地项目早在2003年启动征地,但因历史遗留问题、各方利益矛盾等原因,最后成了无人管的“烂摊子”。
转机发生在云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成立后。在街道主要领导的推动下,该村搁置了十余年的解困房终于“解困”,123户村民住上了新小区“繁荣佳园”。这给了村民和新一届村“两委”成员极大的信心,大伙心里都有了底气:班子强、人心齐,繁荣村的发展势头会越来越好。
2020年,原繁荣村党支部委员应祖远当选村党总支书记。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困扰村民十余年的安置留地问题解开“疙瘩”。
“一年时间主要用来磨嘴皮子了。村党总支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党员示范带头签字。对于不配合的村民,我们每户至少得走10趟。”应祖远介绍,安置留地项目共涉及村民927户,前期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是最关键的。“等了十多年,你难道不想把图纸上的数字变成真正的房子吗?不希望繁荣村有更好的发展吗?”党员干部的谆谆话语,成为打开村民心门的“钥匙”。终于,越来越多的村民签下同意书。
目前,安置留地建设已进入打桩阶段,工期1000天,面积42234平方米,共322套,房屋分为99平方米、120平方米、130平方米三种套型。
“我们不再是负债村!”
安置留地顺利启动,让村民更加信任新一届村“两委”的战斗力。在党建引领下,繁荣村不断建强基层组织堡垒,从曾经的“瘫痪”状态中走出来,开始奋力“奔跑”。
繁荣村是云周街道规模最大的村,全村927户约4000人,外来人口9000多人,管理难度可见一斑。“村子要发展,人心得齐。如何让这么多村民拧成一股绳?得让村民尝到发展的甜头!”应祖远说。
他上任后的另一件事,就是瞄准集体经济突破口,盘活闲置资源。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将20多间闲置的综合楼、民房重新整合出租,去年实现经营性收入443万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529万元,改变了原本负债2000多万元的窘境。“我们不再是负债村。有党组织的引领,真好!”对于近几年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纷纷感慨。
据了解,繁荣村还将打造云周街道首个五星级菜市场。目前,该项目已竣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建设,预计10月份可投入使用,面积2800多平方米。
近日,村“两委”深化“八美八化”“五美联建”,整治乱点90多处、清理垃圾500余吨,努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环境基础。“瑞南四期工程正处于政策处理阶段,东河生态治理工程已完成施工图纸设计。我们还谋划分期推进团块改造项目,今年争取启动第一期。另外,还将建设新居民智慧产业社区,打造风屿老街。”谈及繁荣村的当下与未来,应祖远感慨:“实功实做抓好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解不了的难题,就不愁没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