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阳光卫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家医相约 和健康相伴
“5·19”世界家庭医生日走近身边的优秀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为老年人做健康检查
李静医生团队
李文岳医生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王法懂为老人测量血压

    ■记者 陈成成

    今年5月19日是第12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与家医相约,和健康相伴”。家庭医生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他们走村入户、扎根基层,夜以继日地忙碌在基层医疗服务一线,谱写了一个个质朴又感人的故事。在“5·19”来临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今年获评浙江省家医党员先锋团队、优秀家庭医生和优秀乡村医生团队或个人,聆听他们的故事,向他们致敬!

    李静团队

    “三定”服务守护居民健康

    日前,浙江省基层卫生协会公布了2022年“家医党员先锋团队”“优秀家庭医生”和“优秀乡村医生”推选活动结果,我市飞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静家医团队荣膺浙江省“家医党员先锋团队”称号。

    这个团队成立于2016年10月,内科副主任医师李静任团队长,成员有全科医生林炳排、中医全科医生孙志祥、社区护师李建明、中药师戴道飞,他们与辖区内582人签订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中,李静和戴道飞都是共产党员。

    自2016年10月我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大家长”李静就为团队制定了定时定点定人的“三定”服务规则,队员每周至少抽出半天时间,带上服务包,分别到自己负责的区域挨家挨户走访签约居民。此外,团队还准备了“家庭医生服务卡”,每位签约居民人手一份,上面标有家庭医生团队的名单、照片、服务热线。居民如果有健康方面的问题,只需一个电话,家庭医生便会及时给予解答,为居民提供全方位、零距离的健康服务。

    “在前期筛查中,党员冲在第一线,与群众沟通解惑,团队很快就掌握了签约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李静说。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团队有年度、季度、月度工作目标和周工作日志,并严格按计划组织实施。团队筛选出了包括患有慢性病、老年病,行动不便和卧床不起群体在内的重点人群。针对这些重点人群,团队在“三定”基础上,又增加了上门走访与电话随访次数。实践中,团队把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优劣的最高标准和根本原则,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诊疗水平、优化服务流程,逐步赢得了居民的信赖和认可,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不管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病人的需求就是团队行动的第一信号。2021年初冬的一个深夜,李静医师团队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患有高血压病及耳石症的居民彭阿婆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阿婆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已经休息的李静立即起床,连夜赶到老人公寓为彭阿婆诊治。经过紧急处理,阿婆的头晕、头痛症状明显减轻,精神与心理得到安慰,病人家属万分感动,多次到医院表示感谢。

    此外,团队还为签约居民提供综合健康管理服务,结合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健康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根据居民实际健康需求,向居民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针对慢病患者特点,为签约居民提供预防、保健等健康指导及帮助。

    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护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家庭医生还是一方百姓的“定心丸”。只要有需要,李静家庭医生团队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心全意守护居民健康。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李静在第一时间主动请战隔离病房,戴道飞主动要求参与医学观察点工作,团队其他成员也都战斗在监测和随访、防控的各条战线上。因表现突出,李静荣获2020年度瑞安市最美抗疫医护人称号、戴道飞被评为2020年度瑞安市疫情防控与实体经济振兴工作先进个人。

    李文岳

    默默坚守无悔付出

    莘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文岳长期扎根基层。他1998年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默默坚守在基层临床岗位。2016年10月我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后,他成为莘塍街道周家桥经合社的家庭签约医生。2021年度,李文岳的签约服务对象达600余人,其中患有慢性病的重点人群235人。

    “刚开始签约服务时,居民对上门服务的医生并不放心。”李文岳说。经过几次接触,居民对这个脾气温和、做事有耐心的医生有了好感。“李医生特别细致,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每次过来都会询问用药情况,叮嘱一些注意事项。”居民徐大妈这样说。徐大妈患有高血压,但跟很多人一样,她对吃降压药有抗拒心理,总感觉药吃多了不好。李文岳得知情况后,不厌其烦地为她科普医学知识,强调吃降压药的必要性。“他比我的孩子都有耐心!”在李文岳的坚持下,徐大妈终于消除顾虑,按时服药,血压一直控制得不错。

    按照签约医生的服务内容,李文岳每月至少上门一次为签约对象服务。在他的签约对象里,有不少患有基础病或因病长期卧床的患者,除了每月定期上门为居民提供体检、送药等服务外,他还会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家庭护理等系统性、个体化家庭出诊服务。针对签约对象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量比较多这一情况,他还特地增加了慢性病管理服务,把此类患者的医学照护从院内延伸到了家庭。

    为了方便居民,李文岳还把自己的电话留给每个签约对象,居民如果遇上用药或其他健康问题,可以及时咨询医生。“以前动不动就跑医院,现在有什么健康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李医生。只要一个电话,他就会帮我解决。”提到李文岳医生,不少周家桥居民都感到特别亲切,小病小痛等问题,拿起电话就能直接预约;遇到紧急情况不知道怎么处理的,可以联系他提供就医指导。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都让居民感到安心。经过多年的服务,李文岳与居民相处得非常融洽,尤其是老年人,更像信任自己的孩子一样信任他。

    “以前医生是坐等患者上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医生深入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李文岳说,多年的家庭签约服务,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一服务模式的优越性:一方面是能确保医护照料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是让社区的医护资源得到有效共享,医护力量助力社区推行居家“医养结合”模式,解决老年人看病难、咨询难等问题。同时,加强了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全流程管理,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以及参与健康管理的依从性。

    守护社区居民的健康,是李文岳一直以来无悔的坚持。2022年,李文岳获浙江省“优秀家庭医生”,居民的信任与支持也更加坚定了他做居民健康守护者的决心。无论是雨雪交加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只要居民的求助电话一响,他便马上赶到居民家中,服务于患者需要的第一线。他的名字已经牢牢印在了签约居民的脑海中,是名副其实的“社区居民健康卫士”。

    王法懂

    为居民健康“守门”三十载

    “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从医近30年,平阳坑镇东源村卫生室的“70后”医生王法懂一直践行着诺言,默默坚守,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村民有需要就骑上电动自行车、背着药箱,上门为大家看病,被誉为村民健康的守护者。

    儿时的难忘记忆,让王法懂立志从医。“以前村里没有诊所,小时候,我看邻居一生病就要跑很远的地方治疗,费时费力。”看着乡亲强忍着痛苦、奔波出远门就医,年幼的王法懂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农村医生。

    上世纪90年代初,从浙江省乡村医生培训学校毕业后,王法懂毅然回到了家乡,在简陋的村诊室开始为乡亲们服务。这活他一干就是30来年,看病、治疗、出诊都是他一个人。王法懂说:“村卫生室是首诊,乡亲们在我这里能看好病,就不用奔波去其他医院了,只需要花几分钟。健康无小事,不管感冒、摔破皮,对乡亲们来说,都是大事。能帮他们减轻痛苦,缓解症状,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自2016年开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王法懂成为了包括东源村在内的平阳坑镇多个村的责任医生,他全身心地为村民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若问王法懂的每日行踪,大家的回答很一致:他不在下村随访,就在下村随访的路上。每次王法懂下村,村民都会涌上来亲切地跟他打招呼,聊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因为村里大部分村民,尤其是每个签约村民的健康情况他都熟记于心。多年来,他也成了村民口中的“阿懂医生”,量血压、测体重、叮嘱按时用药,甚至送药给村民都成为他最日常的工作。

    对于大多数留守老人来说,在他们的生活中,“阿懂医生”成了他们见面次数多、关怀备至的“子女”。记不清楚有多少次,王法懂开着自备车带着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往返于医院与家中,不论寒冬酷暑,只要有需要,他就随叫随到。2021年夏天,南山村独居老人郑阿婆的降压药吃完了,人也有点不舒服。得知消息后,王法懂立即开车带着郑阿婆到平阳坑镇卫生院就医,陪她完成常规检查、领取药品后,又驾车送郑阿婆回家,直到交待完用药注意事项后,才放心离去。

    在这几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只要有需要,王法懂都冲在一线、无条件坚守。为返乡人员做流行病调查,指导村民落实正确防控措施,在高速卡口站岗执勤,入村上门做核酸采样……每一件事,他都一丝不苟,为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力量。

    一转眼,王法懂扎根基层的日子已三十载。他说,因为乡亲们需要,他愿意继续在自己的岗位做一头“老黄牛”,脚踏实地,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护。王法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乡村医生,扎根基层,默默奉献,践行守护一方百姓健康的初心。

    全市600多名家庭签约医生坚守基层

    家庭签约医生,守护生命健康。2010年,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在墨西哥坎昆宣布将每年5月19日定为世界家庭医生日。此后,全世界家庭医生的工作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世界各国为社区医疗做出贡献的工作者得到了关注和支持,政府也开始意识到家庭医生工作的价值。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局了解到,我市自2016年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全市296个签约团队、649名医护人员进村入户,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辖区居民的健康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也逐步提高,身体不适第一时间想到家庭医生。

    据介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和重要战场,全市卫健系统的家庭医生及签约团队始终坚守一线。在各个交通卡口、居民小区、集中隔离点、企事业单位里,处处有着他们的身影。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背后,是家庭医生等社区医务人员不眠不休的付出和迎难而上的无畏;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家庭医生主动对居民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与干预,充分发挥了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是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连续、有效、及时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市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医生主要是指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社区医护工作者。他们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提供长期签约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居民在签约后,将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

    我市自2016年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已累计签约58.4万人,签约率达到44.97%,其中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3.21%。下一步,我市将不断完善签约服务模式,密切家庭医生与居民的联络,依据居民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的健康服务,引导居民做好健康自我管理,当好健康“守门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和美莘塍
   第00003版:阳光卫生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有话说
   第00006版:财富榜
   第00007版:榕树谭
   第00008版:最新闻
“5·19”世界家庭医生日走近身边的优秀家庭医生
瑞安日报 阳光卫生 00003 “5·19”世界家庭医生日走近身边的优秀家庭医生 2022-5-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