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森 陈瑞周 朱海隆 见习记者 任慧)昨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节气,正是作物栽培的好时节,在瑞安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里,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播种,穴直播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据悉,2022海水稻东南沿海示范基地播种节在瑞安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举行。
现场,装载15公斤种子的无人机起飞后,根据设定的路径飞行,将一粒粒稻种均匀地撒到农田里。今年新增的穴直播机可以同步开沟起垄、播种,成苗后成行成穴,通风采光好。据了解,这种组合式的播种方式弥补了无人机易受天气环境影响的不足,使得整个播种更加稳定,提高播种质量。据悉,一天可以播种33.3公顷,比传统的机插效率提高了十几倍。
瑞安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位于丁山二期一号农业地块,这里过去属于滩涂围垦盐碱地。2019年5月15日,浙江瑞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取得该地块1500亩农田承包权,并与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取得合作,借助“四维改良法”技术,引进海水稻,并通过智能化合作种植,改良土地盐碱化现状,化滩涂为良田。今年,该基地种植100公顷海水稻,整个播种过程预计一周内完成。
为了更好地推广海水稻种植,改善粮食安全环境,市农业农村局对海水稻瑞安基地给予一定规模补贴和垦后养护补贴,并从技术方面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