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谢作翰
本外币贷款余额1979.58亿元,比年初新增82.31亿元,其中民营经济贷款新增58.66亿元,制造业贷款新增25.63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7.91、16.92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比年初新增36.08亿元,同比增长17.04%;
全市累计新增企业首贷户456户,新增户数居温州各县(市)第一。
……
这是我市今年一季度的一组金融数据,它的背后是全市金融系统全力助企纾困的真情与担当。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显得尤为关键。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以“作示范、勇争先”的责任担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提升服务效能,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给企业增实力、添动力、减压力,让企业轻装上阵、远行无忧,为瑞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创新产品
撬动更多资源服务实体经济
今年4月,我市一家金融机构通过“区块链秒贷”产品为一家外贸企业提供了36.5万美元的外币资金贷款。因为用上了“区块链技术”,从企业申请到贷款发放完成仅半天时间,而在过去同样的流程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受疫情影响,我市许多外贸企业出口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生产营运资金压力增大。为帮助外向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我市金融机构以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为依托,推出“区块链秒贷”产品。该产品是一款本外币一体化线上融资产品,通过直联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把企业跨境收汇数据信息搬上区块链并进行链上贷款发放,利用出口企业收汇金额自动核算一定比例的授信额度,实现网银自动放款还款,全流程线上操作、资金实时到账,实现了外向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模式创新。
同“区块链秒贷”产品一样,“链捷贷”亦是我市金融机构在疫情下推出的创新性产品。日前,瑞立集团的供应商——瑞安市金森标准件厂发起“链捷贷”用信申请,不到10分钟,便完成了在线申请、合同签订、凭证生成等步骤,一笔200万元的贷款顺利打入了企业账户。
“我们产品的原材料主要以钢材、铝材为主,这类大宗材料需要现金结算购买,如果现金不足,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供货,而‘链捷贷’正好帮我们解了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金森标准件厂负责人张裕林说。
据悉,“链捷贷”是我市金融机构借助金融科技整合资源,基于供应链真实交易场景开发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产品,可为核心企业供应链上下游提供批量化、免抵押、纯信用的在线供应链融资服务。该产品成功打造了供应链商圈,帮助上下游供应商享受“链捷贷”融资服务,在加深上下游企业合作的同时,优化双方融资结构,共同提振发展信心。
近年来,在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我市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产品,撬动更多资源为我市实体企业服务。为进一步缓解企业资金难题,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引导辖内银行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资源和审批权限。如邮储银行瑞安市支行向省分行争取获批23亿元资金专项支持瑞安城市发展建设,并取得利率定价审批权限,权限利率低至3.7%,农行瑞安市支行获批1亿元存量项目、3000万元增量项目授用信权限,极大增强了对本地企业的服务能力。
同时,该中心还通过主动进企调研助力企业保供保链,联合“两千办”对 1400 余家规上企业开展保供保贷需求调查,并为企业精准推送 42 款覆盖面广、成本低、针对性强的银行信贷产品;联合科技局、财政局、兴业银行等部门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拓直接融资渠道。今年一季度,我市发行温州首单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帮助9家科创型中小企业融得3年期资金1.1亿元,融资年利率仅为3.96%,大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另外,我市还出台了《关于建立涉企抽贷、压贷、断贷报备制度的通知》,要求银行机构每季度向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报备拟抽贷、压贷、断贷的企业名单。对迟报、瞒报、不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在银行机构年度考核里实行一票否决。
出台新政
助推企业进军“资本市场”
日前,瑞安资本市场迎来喜讯,浙江通力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过会,成为今年瑞安首家A股上市企业。
通力科技此次IPO拟登陆深交所,将发行不超过1700万股,拟募资3.45亿元,主要用于新增年产5万台工业减速机智能工厂技改项目、研发中心升级技改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通力科技的成功过会,是我市稳扎稳打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成效之一。”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戴安丰表示,除通力科技外,我市目前有已报会企业2家、拟报会企业3家,新三板已挂牌企业7家,今年一季度新增上市、新三板挂牌签约企业4家。
“我们储备了一批优质企业,它们后发潜力还是比较大的。”戴安丰介绍说,我市将紧抓国家进一步畅通企业融资渠道的大好政策机遇,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厚积薄发之力;畅通企业资本化通道,加速企业培大育强工作,推动实体经济持续提升;合力帮扶并引导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下滑态势,全力以赴做好帮企业解困难、稳企业稳生产的文章。
同时,我市为企业对接利用资本市场发展排忧解难、陪跑赋能,出台企业上市扶持“新十四条”政策,持续激活企业上市动能。据介绍,新政策重点围绕境内主板上市、科创板上市、创业板上市等事项,加大上市财政奖励刺激,上市定额补助调整为最高2100万元,力度为全省县(市、 区)中最大;排摸梳理全市亿元以上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建立北交所后备企业清单,并明确对全市前三家北交所上市的企业,额外给予专项奖励各300万元。
“上市新政”自今年初正式实施以来,已兑现上市奖补资金3000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上市财务负担,并为拟上市企业提供土地、人才等资源保障,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工作推进的强大动力。
为进一步帮扶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顺利对接资本市场,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加快基金招引,助推产能升级。去年11月,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牵头成立云江基金港,至今已成功引进48家基金入驻,资金总规模达97亿元,其中政府产业子基金8支,总规模达82亿元,其他市场化基金40家,认缴规模达15亿元,实缴规模达7亿元。对外投资项目落地12个,其中10个投向本市,有力助推我市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帮扶扩面
帮扶“白名单”助力金融稳定
“有了金融机构的支持,我们实现了扩产。”日前,我市一家新能源公司获得融资4600万元并回流域外资金5000万元,实现存贷双赢。
该公司是我市招商引资贸易回归企业,年销售额超3亿元,但未在银行授信。获悉企业签订5亿元订单,存在融资需求,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首次将增资扩产企业纳入“白名单”,积极引导辖内银行向上争取信贷资源,对该公司予以授信支持。中信银行从授信金额、融资产品、融资利率等方面与企业深入沟通,企业终获授信4600万元,目前累计贷款3500万元已经发放到位。中信银行还利用产品组合主动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综合融资成本降至4%。我市金融机构的优质金融服务获得该客户认可。
帮扶“白名单”企业是我市推进金融稳定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初,根据温州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和我市实际情况,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按照“保一批、解一批、增一批”的思路,将优质的增资扩产企业与困难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并通过向各镇街函询、全面走访银行和企业等方式,梳理形成温州、瑞安两级“白名单”企业,并予以重点帮扶。
在做好“白名单”企业帮扶工作的同时,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还探索制度化建设保障金融助企纾困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