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洵煜 通讯员 潘海瑜 童锦琼
在云周,有一家“小而精”的企业,名叫浙江超云鞋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云鞋业”),它的面积不大,占地面积只有10000平方米,生产流水线不多,仅有2条,但在云周鞋企中的“名号”却是响当当的。“这是因为,我们有自己叫得响的自主品牌。”浙江超云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魁炮自豪地说。
如果说,特色是产品打开市场的通行证,那品牌就是特色的“代名词”,成为企业立足市场的个性名片。陈魁炮深谙此道,多年来,企业深耕品牌建设领域,重点打造自主研发设计部门,旗下拥有“猎友”和“亚韩猴”两大品牌,分别主打时尚休闲帆布鞋和童鞋,形成了时尚、休闲、动感的产品风格。
品牌的力量来自执着的坚守。在1998年创业之初,陈魁炮就意识到品牌发展势在必行,企业立足长远,前瞻性地注册了“超云”品牌,即便当时的产品只是3元一双的白底舞蹈鞋。“即使是廉价的低档鞋,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名字’。”这是陈魁炮从一而终的品牌执念。两年后,超云鞋业开始向高档鞋转型,陈魁炮又立马注册了“猎友”品牌,主打生产、销售休闲男鞋。
在经营模式上,陈魁炮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区域优势——销售运营在上海,设计研发在广州,生产制造在瑞安和福建。十年间,“猎友”品牌的辐射力越来越强,在全国开出了400多家专卖店。特别是在上海的多个商场,“猎友”品牌小有名气。
品牌建设之路不同于贴牌代加工,多年的磨砺更考验着企业抗压的韧性。即便是在疫情的考验下,去年,超云还是“稳扎稳打”,生产了200多万双鞋,产值7000多万元,背后有什么样的奥秘?
陈魁炮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法,将专卖店模式向代理商模式切换,实现产销一体。目前,超云鞋业已在全国各地发展了100多家总代理。“代理商的销售模式能更好地覆盖二三级市场的经销网点,合理利用厂家的配套资源创造更大价值。”陈魁炮说。
经营模式的迅速切换并非易事,保障供应链的畅通是直面的挑战之一。如何保证鞋子按时按量“飞”往全国各地?超云鞋业果断调整了订货周期,将季度订货改为半月订货,通过设备升级、技术更新,并由企业干部分组管理进行针对性的提高效率。据了解,超云鞋业共有400余名员工,其中管理干部就有50余人,相当于每8名员工中,就有1名管理干部。“通过专班化运作、精细化管理,解决问题的效率显著提高。”陈魁炮说。
发展至今,“猎友”已不仅仅是标注在产品上的一个牌子,也是一种企业文化。在超云鞋业,坚守品牌,已成为每个员工的共识。“走品牌道路,提高的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塑造品牌,对外,为我们赢得产品的口碑;对内,让员工形成了一个联合阵营,在无形中凝聚了超云人的向心力。”陈魁炮说。
有品牌的鞋子,更有温度,因为里面浇筑着企业家对于品牌的坚守和质量的匠心。20多年来,超云鞋业的转型始终坚持着“内外兼修”:“外转造型”,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业链资源;“内转基因”,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和管理机制,提升企业文化。但无论怎样转型,都为坚守住品牌的“温度”。陈魁炮坦言,在凛冽的疫情“寒冬”中,越能突显品牌的温度,不论未来外在形式如何变化,超云坚守品牌的内核始终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