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严小章)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日来,当代女“马可·波罗”唐云倾情推介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推介的短视频,在YouTube、视频号等国内外平台刊播。网友纷纷留言:“独具匠心”“叹为观止”……
彩石镶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李庆龙是彩石镶嵌技艺传承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其子李成者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彩石镶嵌技艺,至今已有30余年。
在撰写《发现瑞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唐云曾专门拜访李庆龙、李成者父子,了解彩色镶嵌技艺,将其写入其中。当时,他们刚开始创作这幅彩石镶嵌作品。唐云被深深吸引了,一直很关心作品进度。
“李老师,听说《清明上河图》就快完工了,我迫不及待想看看最新样子。”近日,唐云再次来到市陶峰工艺雕刻厂,一见到李庆龙、李成者父子,就关心询问作品进展。
富丽堂皇的亭台楼阁,络绎不绝的车马,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厂房,两块彩石镶嵌作品《清明上河图》局部放在显目位置,经李庆龙、李成者父子等人一刀一刻,彩石幻化成色彩绚丽、形象逼真的各式人物、场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真漂亮,真壮观。”看着作品,唐云拿起手机拍照留念,不时发出感叹,并发在朋友圈。
2019年,市陶峰工艺雕刻厂接到深圳一家公司的订单——制作一件《清明上河图》彩石镶嵌作品。李庆龙、李成者父子便开启创作。该作品宽约20米、高约1米,内含2000多个人物,仿照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明上河图》版本镶嵌,采用世界各地的彩石,包括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等四大名石,预计用料56吨。
“这幅彩石镶嵌作品总共有六块,制作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赶制最后一块,预计今年12月左右完成。”李成者说。
在李成者带领下,唐云看到了5块已基本成形的作品,以及第六块作品赶制过程。“彩石镶嵌的工艺十分复杂,前后有画稿、镶嵌、上蜡等十几道工序,有时一个比大拇指还小的人物需要七八块石头镶嵌而成,有时一件作品需要数年才能完成,这就需要老师有匠心精神,精工细作。”唐云娓娓道来,感叹道:“这就是当代的‘点石成金术’,我要把这神奇艺术再介绍给我意大利同胞,让更多人看到这个震撼作品,相信他们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