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在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管控、防范、惩戒
瑞安向虚假诉讼说“不”

    本报讯(通讯员 易铁成 记者 黄君君)2022年瑞安市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新闻发布会昨举行,会上,市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相关工作情况,并发布五大典型案例。

    整治虚假诉讼,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的重大任务,对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提升司法权威和公信力、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市法院深入贯彻上级法院关于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不能假、不想假、不敢假“三不”机制建设,切实做到扭住不放、露头就打,标本兼治、源头治理。

    市法院把对虚假诉讼的甄别、审查向前延伸至立案阶段,确保可疑案件应查尽查。至5月底,该院共退回涉嫌虚假陈述的21份诉讼材料,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严格证据审查,在一起被告下落不明案件中,该院发现原告立案登记号码与一年内民事活动号码不同,核查确认原告假借他人名义起诉的事实,对其处以1万元罚款。善抓案件核查,在执行程序中,对当事人依据仲裁文书申请执行、案外人提出不符合常理请求等存在特定情形的案件,高度警惕,严格把关。

    针对虚假诉讼,该院坚持“立案审查从严、拘留罚款从严、刑事追责从严”的基本原则。2020年以来,该院对52人处以罚款,共计88万余元;对一家公司罚款10万元;对一名非法律工作者罚款2万元。持续更新“职业放贷人名录”、虚假诉讼失信人员名单,2019年以来更新“职业放贷人名录”15次326余人次,2021年以来公布虚假诉讼失信人员46名。同时,该院强化普法宣传,充分利用多途径、多形式以案释法,营造诚信诉讼“硬环境”。

    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市法院协同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建立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信息互联共享、程序有序衔接、整治协调配合、制度共商共建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协同检察机关运用“虚假诉讼智能研判”等系统,对类案案件进行横向比对、纵向分析、智能研判,自动筛选线索,实现虚假诉讼案件精准监督。2020年以来,79起涉虚假诉讼案件被标识。其中,15起已启动再审程序,10人被判处有期徒刑。

    市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该院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打击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虚假诉讼,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我市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标兵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最新闻
不轻言放弃的“95后”办案组长
拆除临时围堰确保汛期安全
瑞安向虚假诉讼说“不”
这场直播带你解开忠义街的“平安密码”
瑞安日报 在现场 00003 瑞安向虚假诉讼说“不” 2022-6-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