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金汝)7月23日19时许,位于莘塍街道下村村的文体中心内琴声悠扬婉转,20多名古琴爱好者在讲师的指导下,学习弹奏古琴。
“在家吃过晚饭,走路五六分钟就到了,很方便。大家一起学古琴,在悠扬的琴声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到文体中心,下村村民蔡燕燕熟门熟路。
蔡燕燕口中的文体中心就在下村核心地段,包含篮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乡贤馆、城市驿站等,周边还有党建公园、“扫黄打非”主题公园、蔡幼学纪念馆、清泉书屋、莲花公园等。一处处公共文化设施,掩映在绿树浓荫之间,形成了“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把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了群众的家门口,满足各个年龄层居民的需求。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是2022年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是指城乡居民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左右,即可到达至少1个必备公共文化场馆和2个以上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间(设施总量不少于3个),享受高品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其地域范围约为居民住宅区辐射半径1.5公里。
对于下村村民来说,15分钟步程范围内的文化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莲花公园的瑞安鼓词演唱基地吸引不少老年人,年轻人则更热衷于在篮球场肆意挥洒汗水;想静下心来的话,不妨去城市书房坐一坐,或者参加华尔兹、古琴、声乐公益培训,抑或是到蔡幼学纪念馆、乡贤馆瞻仰先贤。
炎炎夏日,如何丰富孩子的暑期生活?街道党建办联合下村村,在“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的红色研学、亲子阅读等活动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的文体场所非常多,离我家的距离也不远。约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读读书、打打球,很方便,也很惬意。”村民李芳芳说。
据了解,下村村是莘塍街道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的示范点。近年来,该街道以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为工作重点,积极对接上级资源,通过抓阵地、强队伍、优服务,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目前,该街道辖区不仅坐落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建成街道综合文化站1个、图书分馆1家、文化礼堂12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覆盖所有行政村,文化综合设施不断完善,在莘塍片、莘民片、董田片分别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阵地。
阵地建设是基础,文化服务是灵魂。莘塍街道整合辖区内20多个协会的骨干力量,引导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举办声乐、舞蹈、书法、摄影等文化讲座、艺术培训、文娱表演等活动,邀请莘美俱乐部文化志愿者、市硬笔书法协会会员等为学员义务授课,让更多群众在“圈”内乐享丰富文化生活。
“近年来,莘塍街道融入主城区的脚步越来越快,文化相关配套设施越来越多。不断加强基层文化软硬件建设,才能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莘塍街道宣传委员郭金雷说,下一步将持续改造提升原有的文化公共空间,通过与周边乡镇、街道文化走亲等形式提升文化服务水平,让群众性文化生活向着精细化和品质化迈进,让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圈”出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