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RUI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高温灼伤农民
■夏盈瑜

    瑞安的高温少雨天气,已经持续了两个多月,高温日数多,覆盖范围广,多项指标破历史纪录。高温给各行各业带来影响,靠天吃饭的农业,尤为明显。当前,飞云江南岸瑞平水系河网水位下降明显,一些灌溉河网断水,多地出现旱情,农田喊“渴”,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当下,又恰恰是农业“三夏”生产最忙碌的时节,早稻收割、晚稻插秧、田间管理,烈日炙烤之下,农民还需争分夺秒抢收抢种,四处寻水源保作物,极为辛苦。

    好在有关乡镇街道、部门抗旱应急队伍第一时间来到田间地头,巡查河道、引流开闸,调集抽水泵连续工作等,帮助农民解决灌溉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突发问题。赵山渡引水工程加大调水力度,各水库管理单位加大水库生态流量泄放,提高河网蓄水率,有效缓解了农田的旱情。

    俗话说:三伏之中逢苦热,五谷田禾多不结。如此高强度、持续期长的高温天气,给农业种植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如蔬果品质下降,稻穗分化不良、结实率下降等,不仅作物产量得不到保证,还会导致人工成本增加。如此,就需要主管部门、农技人员等提早介入,科学指导,做好预防和补救措施,依靠科学管理来减少损失。同时,对于“七山二水一分田”的瑞安来说,还存在明显的地域局限,我们更需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去解决农民最实际的困难。比如,目前部分地势较高、离河流主干道较远的地方仍然缺水,水利、气象、农业、乡镇街道要多方联动,研究解决方案,甚至“一事一议”“一点一策”,保障农田用水,确保作物稳产增产。

    别让高温灼伤农民。农业抗灾减灾工作还要注重风险管理。旱情后,及时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建立健全农田水利系统,做好农业基础配套建设,解决好灌溉水源输送等问题,做到高温时有水灌溉、节水灌溉、高效灌溉,才是应对农业高温气象灾害的长远之计。各地各部门在“三农”工作中,也不妨多做些这样的“冷思考”。唯有双管齐下,才能让农民不惧“烤”验,拥有真正的清凉不受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云江观察
   第00003版:RUI时评
   第00004版:志哥搜店
别让高温灼伤农民
做素养合格的网民
还网络一片清朗空间
“渴”不容缓 抗旱不能“等靠”
明星带货乱象该治治了
瑞安日报 RUI时评 00003 别让高温灼伤农民 2022-8-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