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陈晓慧)8月26日,我市召开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助力现代社区暨“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工作推进会,以“一老一小”“一病一残”为重点,深化党建引领“红社惠民”行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服务群众作用,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社会组织是城市基层党建的基本单元,是现代社区暨“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瑞安是浙江省社会组织大市,现有社会组织1377家,数量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一,其中公益、慈善性质的社会组织有100多家,在扶老、护幼、助残、济困、救灾、助学等公益性慈善服务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坚决贯彻上级部署,以“红社惠民”行动为主抓手,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人力优势、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为推动现代社区暨“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注入新动能。
“首先我们要抓自身建设,当好‘领头雁’,抓载体创新,凝聚‘正能量’。”在推进会现场,市民政局局长吴晓宇说。据悉,市民政局成立了社会组织联合党委,目前已建立社会组织实体党组织65家、党员244名、覆盖社会组织273家,社会组织党建覆盖率达到100%。我市还优化了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将社会组织参与“红社惠民”行动作为评优评先、评估奖励、公益创投等扶持政策的重要参考,作为社会组织党组织六星争创的重要依据,营造让社会组织“动”起来的良好氛围。“聚焦资源利用,凝聚力量精准‘微治理’,是助力现代社区暨‘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工作的重要方式。”吴晓宇介绍,我市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注资500万元建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投入100余万元建立红社智库,开展助老、助残、助幼、助困等116个公益项目推介营运,举办我市年度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评选出10个优质项目,给予110万元资金支持,在为老服务、助残服务、儿童关爱等方面提供公益服务;开展“红社惠民”行动,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社会工作者下沉住宅小区,结对支援开展惠民服务,打造一批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新场景,目前参与的社会组织22家,结对小区122个,开展活动场次224场,服务21400余人次。
我市社会组织还发挥社会组织党建优势,精准开展疫情防控。今年以来,全市已有98家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进驻核酸检测点、疫情防控点开展工作,累计开展活动127场次,参与志愿者8520人次,服务村居130个,服务群众12万多人次,为我市疫情防控筑起坚固防线。
“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五社联动’模式,打造‘红领壹心’党建品牌,走出了一条向光而行、合力而上的道路。”壹加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吴文锡在经验交流中说。活动现场,爱心顺风车志愿者协会等团队也积极交流经验。
推进会现场还举行了共享会揭牌仪式。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要聚焦需求、资源、问题“三张清单”,强化社会组织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在现代社区暨“共享社·幸福里”建设中的实质作用,不断为打造幸福场景注入红色动能,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