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项颖 通讯员 童锦琼
近日,浙江金龙自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自控”)上榜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国家认证的行业领先“选手”。
金龙自控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致力于油田转型升级服务,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油田、化工等行业阀门、仪器仪表、油田钻采计量装置、水处理设备等石油天然气开采集输成撬设备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主要客户为“3桶油”(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中的市场份额为20%,排名全省第一,全国前五。2021年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98%。
核心技术是企业“命门”
研发投入占销售额4.5%
回顾19年发展历程,金龙自控生动诠释了自主创新的澎湃力量。
总经理余金海作为企业领头雁,本就是技术人员出身,深知核心技术就是企业“命门”,只有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才能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
“企业的快速发展,实际上都在享受创新产品带来的红利。”余金海说,十多年来,金龙自控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从2009年起,每年投入销售额的4.5%用于新产品研发,每年均有6至7款新产品面世,2019年更是达到历史巅峰,推出了9款新产品。由企业自主研发的 “油田含油污水精细处理装置”“油田水处理及回用成套技术装备”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关键加工装备和技术保障,分别于2016年和2019年入选省首台(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采油工程的建设同步加大,油田污水量不断增加。油田污水成分复杂,如果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必须对油田污水进行处理,一部分油田污水经深度处理达到回注水或锅炉用水要求后进行资源化利用,一部分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外排。
该公司的温州“卡脖子”科技计划项目——“海上采油平台采出水处理回用系统”采用国际最新的技术,对油田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经过后期的检测,该设备的“兼容性”远高于同行业同类设备,以平常的油田污水为例,一旦温度超过45摄氏度,过滤的水质不符合标准不说,还会对设备产生伤害,而海上采油平台采出水处理回用系统,对水的耐温度提高至75摄氏度。
2020年,该装备在涠洲油田的顺利使用,更是打开了金龙自控的业界口碑,成功将海洋钻探主力军中海油纳入客户群,成为金龙自控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展不止,研发不歇
在“产品+服务”经营模式中不断创新供给形式
最初,金龙自控的核心业务是销售阀门,在发展过程中,公司高层发现客户需求日新月异,各大油田对油田设备的需求越趋多元化,单一的阀门供给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开发等方式研发油田计量装置、油田水处理设备等油田智能装备,逐步将公司业务从单一提供产品转变为提供各类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型油气采输装备制造企业,公司除了提供油田装备、阀门、仪器仪表等产品外,还涵盖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部件等一条龙服务,赢得客户好评。
今年,企业根据客户需求,投资2000万元,在新疆一油田投建了一个天然气净化液化站,由金龙自控自主研发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和液化装备对油田中伴随原油产生的气体(硫化氢、二氧化碳)进行净化处理后,输入管道和液化,进行二次利用。
“之前,原油产生的气体都是燃烧殆尽,废气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今通过净化处理,变废为宝,可谓一举两得。” 余金海说。
天然气净化和液化装备在新疆油田的顺利投用,为金龙自控赢得口碑和市场,今年企业预计将增收近2500万元,2023年增收额预计将达5000余万元。该项目也是金龙自控对采油采气产业的全新布局,代表着企业已经具备为采油采气产业提供全流程服务的能力。
“发展不止,研发不歇。我们企业最忙的就是技术部,作为公司的‘核心大脑’,该部门需要通过不断地运转、创新来为企业创造全新的局面!” 余金海表示,接下来,金龙自控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坚持技术创新,为企业高质量长青发展注入活力。
对于产业的布局,余金海还有更长久的期待。他提到,未来在做好自身产品优势发展的同时,将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在“产品+服务”经营模式中不断创新供给形式,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