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长凯 通讯员 钟金燕)诵读经典聊家风、成立邻里帮志愿服务队、学书法弘扬传统文化、争当行业学礼表率……连日来,我市全域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活动,广泛营造“学礼懂礼行礼”氛围,提升市民的文明素养,引导群众用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今年2月,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关于推进“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的实施意见》,正式提出打造“浙江有礼”省域品牌,努力让每一位浙江人成为文明的代言人,也让每一位浙江人成为文明素质提升的受益者,让“浙江有礼”成为共同富裕的鲜明标识。
省委有号召,瑞安见行动。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全面探索,把落实上级精神与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要求相结合,系统谋划全域文明有礼系列行动,推动“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工作融入我市社会各行各业各方面。
玉海街道城西嘉园是一个老城区拆建安置小区,业主年龄普遍偏高,收入偏低。刚交付入住时,小区内停车无序,邻里间时有争吵,甚至还有人在绿化带、长廊等处随地大小便,小区基层治理面临很大挑战。今年5月初,城西嘉园开展“有礼楼幢”建设活动,先后创新性地推出了邻里帮、十礼学堂、十礼长廊、有礼舞蹈、有礼快板、有礼先进评选等系列学礼懂礼行礼活动,邻里关系持续升温,彼此守望互助,其乐融融。
日前,玉海街道城西嘉园“十礼学堂”举行读经典聊家风活动,小区里的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作品《孝经》,弘扬传统文化,营造浓厚学礼懂礼行礼氛围。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业主们分享了《孝经》作者曾子的生平故事,围绕家庭家教家风畅谈自己的朗读心得,共同进步。“从经典到生活,我们不仅讨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而且还讨论生活中的困惑,也讨论育儿带孙中常见的问题等,大家都积极发言。”业主钟女士说,大家在思想碰撞下,从经典中寻找智慧,寻找为人处世的和谐之道,努力做一位文明守礼的瑞安人。
此外,城西嘉园还邀请永嘉学院优秀书法老师计团慧来“十礼学堂”,定期开展“书法公益课”志愿服务活动。计团慧根据学员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逐个手把手地指导如何运笔、掌控笔速等书写技巧,讲解每个笔画的特点及书写时需注意的事项,为台下的30余名小区住户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书法启蒙课。现场居民认真听老师讲解之后,拿起笔不断练习,现场气氛热烈。课后,很多业主表示,“书法公益课”活动不仅培养了大家对书法的兴趣,陶冶了情操,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汉字的艺术之美。
如今,城西嘉园学礼行礼,“楼帮楼、户帮户”成了小区生活的常态,邻里关系亲如一家。“入住一年来,小区邻里关系的变化让我感到惊讶,现在我为住在城西嘉园感到高兴。”业主林女士动情地说,她上班的地点离小区比较远,每天都是匆匆赶时间,家里吃的菜经常是邻居们帮忙买,有时加班,邻居们还会把菜烧好了放在家门口的架子上。
人人参与学礼行礼,人人共享文明成果。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设学礼志愿服务能力提升课程20场次,培训志愿者2000余人次;发动近30万人次志愿者开展“亮码、测温、劝导科学戴口罩”等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巨大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创新文明实践,组织有吸引力、影响力的‘学礼’践行活动,做好‘有礼’的深入探索,持续引导全民关注文明礼仪,弘扬文明新风。”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