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天下瑞安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小与戏曲结缘、创立戏曲文献学、打造南戏品牌
孙崇涛:与南戏的一世情缘

    ■夏海豹/文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北里1号是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宿舍楼。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瑞籍戏曲学家孙崇涛就住在这里。前不久,我和瑞安的南戏研究者在这里拜访了这位年逾八旬、驰名中外的戏曲学家,捎上来自家乡的问候,向他请教振兴温州南戏的良策。

    从小热爱戏曲艺术

    毕生从事戏曲工作

    孙崇涛出生在南戏故乡——瑞安,从小喝着飞云江的水、吃着飞云江的鱼虾长大,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了他与南戏的情缘。他的父亲孙维楷是个“戏迷”,床头终年堆放着各类戏剧书刊,其中不乏名伶剧照、剧评戏讯、剧坛趣闻等戏剧书刊。父亲常常带着年幼的孙崇涛到戏院里或者临时搭起的庙戏棚中看戏。他们不仅在瑞安看,而且有时还赶到温州市区看外来的京剧名角演出。在这样的环境中,孙崇涛受到了浓厚的民俗文艺熏陶,激发了他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为他以后的人生发展方向埋下了种子。

    在学生时代,得益于瑞安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孙崇涛受到了瑞安许多名士大家的惠泽,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化基础。在瑞安中学读书时,他的语文老师董朴垞是燕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首届研究生;在杭州大学读书期间,夏承焘、钱南扬等著名学者是他的授业恩师,他还曾担任夏先生的课程助手数年。大学毕业后,孙崇涛回到温州,被分配到平阳一中任语文老师。在18年的教书生涯中,孙崇涛不辞辛劳,兢兢业业,成为远近闻名的语文老师。但在这期间,他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兴趣,不仅收集了大量的戏曲研究资料,而且还写信给当时在中山大学任教的王季思教授讨教戏曲学方面的问题。

    1978年,文化部(文化和旅游部的前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考研究生,孙崇涛报名应考,在数百名的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成功考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张庚教授的研究生,攻读中国戏曲史专业。

    1981年,孙崇涛研究生毕业,获得了我国首批文学硕士学位,并留院从事戏曲专业研究工作。

    40年来,他非常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经常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开展学术研究,担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戏曲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等职务。

    独辟蹊径研究戏曲

    向世界介绍中国戏曲

    近100年来,中国戏曲学在戏曲历史、戏曲理论两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忽略了戏曲文献学的建立。在孙崇涛看来,戏曲文献学是中国戏曲学研究的基础。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研究了大量关于戏曲文献学的课题,并在教学中也讲授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戏曲文献学专著,标志着历来被忽视的中国戏曲文献学正式诞生。

    孙崇涛治学不喜欢重复前人,总愿意独辟蹊径,这也几乎是所有温州学者的共性。他开始研究戏曲学,就选择了出土多年、不曾有人作具体深入研究的明成化本《白兔记》来研究并写作学位论文和系列专业论文。此后,他又耗时10多年,研究海外孤本《风月锦囊》,先后出版了著述《风月锦囊考释》与《风月锦囊笺校》。在这期间,他曾跑到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尔皇家图书馆取阅、校对原书。此外,他还发表了《戏曲优伶史》《戏曲十论》等学术专著与《金印记校勘》《青楼集笺注》等文献著述,编辑出版了南戏研究论文专集《南戏论丛》,学术界评论其南戏论著为“中国南戏研究的新篇章”,称其文献著述为“学者们案头所必备”。

    孙崇涛还是我国将中国戏曲学带到世界名牌大学进行系统教学的第一人。英国牛津大学是国际名牌大学,办学历史已逾800年,世界名人均以登上牛津大学讲坛为荣。孙崇涛就是第一位登上这个讲坛的瑞安人。他讲课时深入浅出、生动幽默,深受国外学者的赞赏。

    多年来,孙崇涛在英国牛津、荷兰莱顿、韩国首尔和美国哈佛、斯坦福、伯克利等著名大学讲台上为各国学子和研究汉学的同仁讲授中国戏曲文化。他认为,生逢今天这样开放的时代,将中国优秀的戏曲文化介绍给外国人是他的使命。

    情系家乡戏曲发展

    打造南戏文化品牌

    虽然离乡多年,孙崇涛依然对家乡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但凡家乡文化建设有需要,他都是召之即来。他关心温州南戏的发展,认为南戏是温州非常著名的国际文化品牌,一定要好好开掘和研究。不论是发起筹划2000年温州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还是帮助创立瑞安高则诚纪念馆,他都倾注了不少心力。

    2007年,孙崇涛又应瑞安市人民政府之邀,牵头主编了一套《古本琵琶记汇编》。这套书收入了海内外珍藏的五种最古老的《琵琶记》孤本,由北京中华书局采用线装、锦函、套色,以影印精品图书的规格印制出版。这为南戏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文献依据,也为瑞安市打造高则诚《琵琶记》这块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大市作出了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戏曲史学主要由北杂剧(元曲)与南戏两学构成,元曲研究权威系1922年毕业于瑞安中学的王季思先生,研究南戏的孙崇涛先生在学术界则被称为“南戏研究泰斗”。

    【人物名片】

    孙崇涛,1939年出生在瑞安城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7年瑞安中学高中毕业,1961年杭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平阳、瑞安中学等校从事语文教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戏剧学系,获我国首批文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戏曲历史研究和文艺评论工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第00003版:天下瑞安人
   第00004版:聚焦点
孙崇涛:与南戏的一世情缘
瑞安日报 天下瑞安人 00003 孙崇涛:与南戏的一世情缘 2022-1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