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革风帆劲 云江浪潮涌
瑞安改革领路破解“幸福密码”
市马屿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
市民办理“新生儿出生事项联办”事项
农资统购活动

    ■记者 林瑞蓉 通讯员 蔡文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党的十八大以来,瑞安坚持以改革为帆、以发展为舵,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提供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内在支撑力,助力瑞安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行。

    2019年2月,市委改革办挂牌成立,它肩负破题责任,发挥枢纽作用,力求打破平行部门间的壁垒僵局,让政务后台产生“化学效应”。此后,改革的号角如同一声春雷,在云江两岸激荡起了澎湃动力。

    一项项改革举措凝结出一个个“幸福密码”,这些“密码”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刻度,衡量着发展变化的力度,更蕴藏着改革工作温度。

    幸福密码:10854

    改革“锦囊”:出生“一件事”改革

    改革就是破旧立新。从部门角度的多个政务事项,到群众生活中的“一件事”,政务视角的转变,让改革迈出了一大步。我市出生“一件事”改革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在2019年以前,新生儿的出生是每个家庭既喜悦又头疼的事情:办手续东奔西跑、到处排队,各种材料、票证乱作一团,还要到处咨询流程,常常忙得晕头转向。

    2019年3月26日,我市率全省之先,正式推出出生“一件事”改革,市委改革办牵头,协调医保、公安、卫健、人社等多个部门,从群众需求入手,创新“政医银保”四方合作机制,解决了群众“多头跑”“跑多次”“耗时长”的突出问题。原先,新生儿父母要跑5个部门、填写5张表格、提交19份材料,如今,利用在院陪护空闲或进出院间隙,不到1个小时,一站“零跑顺便办”。

    自该项改革工作正式推出以来,全市已有10854名新生儿父母享受了改革便利。2019年7月,我市出生“一件事”改革经验开始在浙江全省推广。

    出生“一件事”改革是向公共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扩面的重要内容。

    据相关统计,人的一生平均要办400多个证件、证明,其中常用的有103个。证件满天飞、办证跑断腿、材料反复交,这些问题曾被办事群众百般诟病。而“一件事”改革,就是要在成百上千的政务事项中,找到最简捷的管理服务路径,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

    据悉,我市围绕公民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群众和企业的“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改革,从婴儿出生到老人去世、从企业开办到清算注销,以解决群众企业烦心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开107项公民个人和企业“一件事”,进一步倒逼政务流程变革增效,以“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少跑腿”,实施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幸福密码:269

    改革“锦囊”:“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

    在马屿镇镇政府办公楼三楼,约500平方米的开放式办公大厅内,多个职能部门打破条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取消物理隔断,实行“一体化”集中办公。这是我市实行“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带来的明显变化。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过去常用来形容基层治理的千头万绪。县乡权责不对等,“条”“块”分割、基层干部负担重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基层。

    2020年3月,我市启动县乡权责重构改革。这场改革在厘清部门与乡镇职责边界的同时,推行基层“大部制”运作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扁平、集成、高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破解了基层事多人少、权小责大等问题,推动部门“瘦身”基层“强身”,提升基层行政效率和政务质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明确了“条抓”,还要加强“块统”,这样才能让“千条线拧成一股绳”。2020年年底,瑞安列入全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试点。我市通过“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将执法权下沉到基层,在马屿镇建立了温州首支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以“派驻+赋权”模式开展工作,第一批赋权269项执法事项,涉及新闻出版、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5个领域,打造了“马屿样本”。今年8月下旬,我市发布《关于将部分县级部门行政处罚权交由塘下镇人民政府等9个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使的公告》,“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从点到面向全域铺开。

    改革,还进一步配强乡镇(街道)的人员力量。据统计,我市向基层一线下沉人员编制773名,约占全市机关人员总数的20%,并将1100名站所人员调配权划转属地,改革后镇街可调配力量增加了90%。

    行政执法权下放,部门人员下沉,考评机制改革,调动起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活力,提升了乡镇(街道)“统”的能力。

    幸福密码:42000

    改革“锦囊”:“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

    今年6月,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名单公布,确定四大类别、共计29个试点。其中,“成果展示类”试点5个,我市“深化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激发强农富民新活力”榜上有名,且为温州唯一入选县(市、区)。

    我市是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始源地。2006年,我市成立全国首家集农村金融、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合作组织——瑞安农村合作协会。16年探路前行,我市走出了一条合作发展现代农业、奔向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从过去“组建农合联、开展生产供销信用合作”的1.0版,发展到“涉农资源大整合、为农服务大提升、富农产业大融合”的2.0版,并获得“全国改革十大探索”“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全国供销系统金扁担贡献奖”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2021年9月,我市试水农业数字化改革,推出线上为农服务平台——“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应用。该平台从农民需求出发,打造“无忧种田”“无忧销售”“无忧贷款”和“无忧补贴”四大场景,助推农业生产更高效、产销对接更精准,农民融资更畅通,政策兑现更便捷。平台上线一年多来,已推出28项服务,已有1.1万余户农业经营主体上线使用,提供服务4.8万多次,农资团购交易额6904.61万元,地块上线10.8万多亩,授信金额达4.4亿元。以智农共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持续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项目获2021年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铜奖。

    目前,我市“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目标到2022年底,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2000元,合作社社员收入同比增长超20%,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组织化程度超90%。

    幸福密码:28

    改革“锦囊”:数字化改革

    近日,市民陈女士在“E童成长”平台上看到了“儿童友好·我爱我家”绘本故事大赛活动,马上为女儿报了名。自平台上线以来,时常来这里逛逛成了不少“宝妈”的习惯。这是我市聚焦儿童友好服务开发的全省首个儿童友好数字化平台,不仅汇集了各个单位的活动,还一站式集成了53类涉及儿童核心业务的服务。

    2021年以来,我省全面开启数字化改革,引领体制机制重塑,有力推动治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市正式印发《瑞安市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锚定“全省县级城市数字化改革标杆”的总目标,聚焦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基层智治“6+1”系统,高标准建设综合应用场景,构建“1612”工作体系,推进数字化全领域改革。

    如今,数字化改革已经涵盖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产业一链通”应用专注于企业成长,破产案件智能化审判应用让债权人“一次都不用跑”,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一件事”关注舌尖上的安全,流动人口管理“明镜”应用助力疫情防控更高效,“数字扫黑场景应用”聚焦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爱心帮扶宝”精准帮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象,以及扶持文化领域创业的“金融快线”应用,关心儿童的“E童成长”应用等不胜枚举。

    如今,“数智瑞安”建设成效初显。我市获评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市,连续2次在全省数字化改革综合评价中获五星级评价、处在第一方阵。“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获省改革突破奖铜奖,经验做法先后2次由省委改革办上报至中央改革办;产业链“一键通”应用获省改革突破奖提名奖、入选全省第二批最佳应用,被省厅迭代为产业“一链通”并在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发言;“浙地智用”应用作为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核心组成部分亮相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5个应用入选全省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2”,2个应用(模块)入选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数字化改革相关经验获登省、温州重量级刊物共28篇。

    今年7月,我市“三位一体”智农共富、浙地智用、版权服务直通车等3个应用,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览会上代表温州亮相“浙江数字化改革”展馆,成为本次展会中的一大亮点。

    风帆劲  云江浪潮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第00003版: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第00004版: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第00006版: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第00007版: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第00008版: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改革风帆劲 云江浪潮涌
瑞安日报 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00007 改革风帆劲 云江浪潮涌 2022-1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