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年奋进迎巨变 蔗里陶山谱新篇
瓯窑青瓷博物馆(陈立波/摄)
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建成后,结束陶山境内无高速历史
年产5亿件智能化新材料防臭纺品项目效果图
甘蔗田
山头下文化礼堂志愿者给村民免费拍全家福
陶山全景

    ■记者 苏梦璐

    十年,是跨越时间的维度;十年,是砥砺奋进的征途。

    翻开陶山镇这份十年的工作答卷:经济动能加速聚集,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城镇“颜值”逐年变靓,基础设施全面完善,民生“答卷”更有温度……一个个核心短句描绘出该镇十年来的奋进足迹。

    十年间,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镇、省级千年古镇、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中心镇、省级森林城镇、省级生态镇、省级体育强镇等一系列荣誉花落陶山,折射出陶山镇的能级跃迁之路,行之有方、行稳致远。

    产业转型升级篇

    产业转型提速绘新篇

    十年之变,最撼动人心的是产业转型的“力度”。

    凭借甘蔗、温郁金、白银豆等丰富的特色农业基础,陶山镇在打造乡村振兴镇域样板中当好排头兵,在推动农业改革发展中勇做探路者,绘就一幅现代农业高质高效的美好画卷。

    十年前,陶山镇的农业还是传统发展模式,农户分散经营、农业效益普遍较低。为了实现农业转型,该镇深入实施“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成立甘蔗、温郁金专业合作社,创新推出“惠农八条”,积极推动土地流转,鼓励企业和种粮大户规模化经营,甘蔗种植面积由最初的百亩逐步扩大到了三千亩,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管理和标准化种植,温郁金、白银豆等特色农业链融合发展。2021年,该镇为农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培育了新引擎、提供了新动能。23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入驻为农服务中心,农户从过去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农业产值翻倍增长。

    为了拓宽农产品销路,该镇积极搭建农创孵化、电商直播平台,拓宽网销渠道,同时着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瑞安温郁金”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陶山甘蔗”获评国家农业部名优新特农产品,农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从过去单一的销售方式到借力“云端”,原生态农产品“穿”上品牌包装,甘蔗销售额实现了从百万元到破亿元的巨大跨越。去年,陶山镇成功获评温州市“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示范乡镇。

    经济,是城镇发展的“压舱石”。作为我市中西部工业重镇,陶山镇如今基本形成了以铸造、锻造、针织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该镇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能级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状态。十多年来,该镇培育小升规企业89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2021年,全镇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9.16亿元;建成环球人本智慧仓储物流园、碧山科技小微创业园等6个工业小微园;省“4+1”产业项目年产5亿件智能化新材料防臭纺品项目顺利开工,加速针织业向智能制造和创意设计并举的时尚产业转型;规上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实现三连增。

    随着花园商贸城的建成营业,大型商超纷纷落户,人气、商气聚集,立足陶山辐射瑞安西部的区域商圈逐步成型。陶山镇的现代服务业和商贸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村民收入连年增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破亿元。2020年,该镇财政收入达到1.8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万元,较2015年增长50.73%,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乡村振兴篇

    乡村蝶变带来振兴新气象

    交通建设是提升城镇能级的先导基础。十年来,陶山镇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高,编织出一张气势恢宏的立体交通网,也编织出人民群众多彩的幸福生活。

    陶山镇位于瑞安中西部,受地理、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交通状况长期以来比较滞后,公路建设起步较晚,存在交通不便、道路不畅的问题。十年来,该镇织密交通网络,畅通发展动脉,全力构建“内联外通”的交通格局。对外,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104国道西过境、飞云江六桥相继建成通车,结束了该镇无高速、无国道、无跨江大桥的历史,温瑞半小时交通圈加快形成;对内,该镇全力推进中心路一期、环乡路修缮、陶马桥拼宽等项目,交通堵点基本打通。

    日渐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对陶山镇城镇面貌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陶山镇坚决打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组合拳。持续开展“美丽田园创建”“土地整治”等专项行动,十年来完成美丽田园整治3万亩,陶山甘蔗园获评温州市美丽田园十大案例;完成河道综合整治12.3公里;拆除违章建筑2056处132.21万平方米;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一把扫帚”,半数以上村获评省级卫生村。

    从“大拆大整”到“大建大美”,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到美丽城镇建设,“变美”路上的每一个步伐,陶山镇都迈得踏实、有力。

    历经千年,陶山沉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2021年,陶山镇获评浙江省“千年古镇”,借助这一契机,陶山深入实施“千年古镇”复兴计划,解码陶弘景、张声道等历史名人资源,深挖瓯绣、制糖、彩石镶嵌等民俗文化资源,修缮八卦桥、河西桥、陶南村西店千年古井等文保单位和重要古建筑。

    瓯窑是陶山的一张金名片。走进陶山瓯窑青瓷博物馆,我们能遇见蕉叶盏、盘口温碗、刻花斗笠盘,大小器物,浓淡着色,还有横、竖、曲、环的线条,无一不彰显着陶山文化的风采和气度。近年来,该镇投资4500万元在丰南村及其周边地区打造瓯窑古镇,建成集“产学研游”为一体的文创基地,带动当地村民共同富裕。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陶山加速升级福泉山森林公园,重磅打造白岩山特色旅游区,启动八卦桥文化街区等项目,全面点亮陶泉福地旅游精品带,打响“福泉山下 蔗里陶山”文旅品牌。

    民生保障篇

    多点发力筑牢幸福基石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医疗是民生之需,也是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去年12月23日,备受瞩目的陶山镇卫生院迁建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白云村举行。新院的落地,让陶山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得到了有效保障,陶山人民将享受到更优质、更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十年来,陶山镇积极回应民生诉求,着力破解医疗热点难点问题。

    群众关心的陶峰农贸市场、碧山智慧加油站等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并移交运维,集镇供水扩面工程全部完工,陶山第二水厂建成投用,110千伏变电所和陶山污水处理场全面投运,截污纳管工程有序覆盖,公立幼儿园、镇级文化站开工建设,一个个项目的完工投用勾勒出陶山十年间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轨迹。

    文化礼堂里,鼓词宣讲、文艺汇演、拍全家福等活动吸引了村民目光;村居广场上,妇女伴着音乐欢快地跳起广场舞;室外灯光篮球场上,小伙子挥汗如雨……陶山镇不断完善的公共设施给村民带来愈加丰富的业余生活。近年来,该镇持续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礼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文化驿站获评温州五星级文化驿站;举办多届农民运动会、全民阅读节等盛会,丰富百姓文娱生活。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陶山镇社会保障事业体系也不断扩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养老、助残机构数量逐年增多,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积极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完成林华、涂头、涂厂等村15万平方米解困房建设,满足1000多户农民住房需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逐年攀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要 闻
   第00003版: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第00004版: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十年奋进迎巨变 蔗里陶山谱新篇
瑞安日报 庆祝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00004 十年奋进迎巨变 蔗里陶山谱新篇 2022-1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