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家的图书馆情缘

    我家的图书馆情缘,应该从祖父说起。

    先祖父马翊中,平阳万全陈岙人。他15岁就考中清光绪乙巳(1905年)科秀才,后因科举废止,赴省城杭州求学,就读于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在校期间,他开始与图书馆结缘,一有空就到那儿阅读各种报刊书籍。毕业后,曾在温州瓯海公学执掌教席,并担任该校的图书馆馆长。

    其时,在瓯海公学读书的赵超构等几个进步学生,与祖父走得很近,校图书馆成了他们交流与活动的场所。祖父还主编过《五卅特刊》,偕赵超构、池彪等学生一起,从事革命宣传活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受反动当局的排挤,去职回归平阳,在家创办扶风书院,马星野、赵壁城、蔡孟平等知名学者,均出其门下。

    据先父马允伦回忆:小时候,祖父经常带他到图书馆看书,还为他订阅了一份叶圣陶主编的《儿童时报》,在祖父的鼓励下,父亲曾在上面发表过作文。小学毕业后,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平阳中学,这也得益于他常去图书馆、勤奋阅读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祖父当选为平阳县首届人民代表和县政协常委,1962年受聘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他不遗余力,积极参加县图书馆整理图书和温州专区文管会整理文物等工作,与时任温州图书馆馆长梅冷生先生,有过频繁接触与交往。那些年,他不计报酬,整天奔忙在图书馆内,忘我工作,乐此不疲,称得上是平阳文化界首批“志愿者”,图书馆都快成为他的另一个家了!

    记得上世纪50年代,平阳图书馆就设在龙河边,跟县幼儿园相邻。每年暑假与寒假,我们“三邦”兄弟(我与堂兄邦喣、堂弟邦京),便成了图书馆里的常客。当时,我们年纪尚小,识字不多,去图书馆主要是看连环画,也就是“小人书”,往往一看就是大半天,直至爷爷下班,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馆长是个名叫柳青的中年妇女,我们都有点怕她。有一次,还差一点被她赶出来,后听说是马老先生的孙子,她才放过我们。

    兴许是遗传或是习惯使然,我与图书馆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瑞安县小读书期间,校图书室里的那些书,几乎都让我翻遍了。当时,我家住县小籀公楼教师宿舍,隔壁就是县总工会,那里有个职工图书阅览室,管理员素华阿姨与我爸、妈相熟,在她的关照下,我可以自由出入阅览室,翻阅各种书籍。想不到她调走后,继任者换成了赵三祝老师,他就住籀公楼,对我则更加优待,同意让我借书回去阅读。

    当时,我最喜欢看现代长篇小说,记得书架上摆放的《苦菜花》《迎春花》《创业史》《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苦斗》《三家巷》《红旗谱》《播火记》《小城春秋》《野火春风斗古城》《暴风骤雨》《红岩》等小说,都让我给借阅过了。可能是平时看书多,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作文,每次学校举办的征文比赛,往往都能得奖。好多同学都怕写作文,我却正好相反,有时看到作文题,还挺兴奋的。

    考入瑞安中学后,父亲劝我少看些“闲书”,建议我阅读古代四大经典名著。那时,瑞中图书馆的藏书可谓汗牛充栋,数量居温州各县之首,比瑞安县图书馆还要多,我曾为此深感自豪。可惜后来“文革”来临,连图书馆都被封了,家中藏书被付之一炬。不久,政府号召知青上山下乡,我与妹妹涵荆支边去了黑龙江。

    1971年7月,我俩一起回家探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父亲此时居然当上了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原来,当时瑞中图书馆满目疮痍,校工宣队认为父亲的问题未有定论,不能出来教学,便把整理图书的差使交给了他。当时,残存的图书都集中在学校科学馆二楼,由父亲一人保管。无形之中,那儿便成了我家的秘密阅览室。暑期,正巧有上海亲戚来我家做客,宿舍里住不下,我与老爸干脆去图书室打地铺,天天以书作枕。

    当时正值“书荒”年代,能够坐拥书城,无异于把饿汉关进粮仓,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啊!记得父亲向我推荐的第一本书是《牛虻》,我读得如醉如痴,很是震撼。此后,我专挑世界名著来读:如法国左拉、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集,巴尔扎克的《葛朗台》,司汤达的《红与黑》,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小仲马的《茶花女》,还有普希金、屠格涅夫、莱蒙托夫的诗集与小说。虽然是浮光掠影、走马看花式的翻阅,但阅读带来的快感与享受,沁人心肺,难以言表。

    遗憾的是与书做伴的美好时光,毕竟太过短暂了。当我读罢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探亲假期即将告尽,而他的另一部《战争与和平》,有厚厚的4本,实在无暇再去拜读了。我心有不甘,将这部巨著“借至”黑龙江,与农场的“荒友”一起分享了……

    岁月不居,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祖父与父亲都已作古,我也步入古稀之年,国家欣逢盛世,我也拥有了自己的书房与满架的藏书,读书已不再是一种奢侈。再看看现在的温州图书馆,该有多么的豪华气派!令人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均在文化部门供职,图书馆更是孙辈常去的地方。也许这就是一种传承吧,看来我家的图书馆情缘仍在赓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要闻
   第00003版:要闻
   第00004版:要闻
   第00005版:瑞安企业家
   第00006版:最新闻
   第00007版:云江潮
   第00008版:最新闻
我家的图书馆情缘
珍贵的三个字
简单的相聚
走过滨江的那些路
巍巍老宅,门前走过多少人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7 我家的图书馆情缘 2022-1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