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虹 通讯员 赵小玲 黄旭东
德育铺就底色,文明滋养校园。近年来,市滨江中学始终坚持走德育抓方向、智育重能力、体育推普及、美育多形式、劳动教育重实效的“五育并举”之路,借助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社会育人的强大合力及“智能慧美、品格之美、情趣雅美、身心健美、劳动唯美”的“五美”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有力提升了滨中学子的文明素养。学校先后获得瑞安市德育示范校、瑞安市学段德育特色校、温州市文明校园、温州市德育示范校、温州市“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新体系培育学校等荣誉。
多彩德育活动
夯实“文明之基”
班主任有属于自己的节日了!自2019年开始,该校定期举办班主任节,营造全校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展示班主任工作风采,提升班主任职业幸福感,让每位班主任成为滨江中学教育的代言人。
学生表达心声,家长深情寄语……每年五四青年节,学校都会为八年级全体学生举行“童心向党,青春礼颂”青春礼暨14岁集体生日会,学生走过青春之门,齐读“青春誓言”,共享成长喜悦。
每年12月4日,学校都会开展宪法晨读活动,伴随着《宪法伴我们成长》的歌声,学生代表带领全校同学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分条文,引导学生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多年来,学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全员德育导师制,逐步完善工作体系,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育人理念,通过组织党员教师、退休教师与学生开展帮扶结对,学科德育理念渗透,家校共育等多渠道,始终坚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多彩的德育活动,夯实“文明之基”,努力实现全员德育、全方位德育、全过程德育的文明新风尚。
拓宽课程建设
厚植“文明之根”
“我们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文明培育工作。七年级学生作为新生,我们以行规教育和学习方法优化为抓手,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针对八年级学生,我们通过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学雷锋主题教育,潜移默化地开展责任感教育;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考试压力,我们以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该校校长王进明介绍。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该校积极探究教改实验,深入开展“四品八德”教育和“学段德育”建设,做到序列化、学段化和课程化。根据办学思想,整合原有学生社团,依托少年宫开设40余门拓展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实行走班上课。
学校通过开设综合性的拓展课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加强跨学科、跨领域人才成长的核心素养,厚植“文明之根”。
坚持五美育人
绽放“文明之花”
滨中少年登上《浙江日报》头版!2019年4月14日,讲述该校学生助人事迹的报道——《愿做你的拐杖!瑞安少年无法独立行走 同学一帮就3年》登上《浙江日报》头版“最美浙江人”栏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全市教育系统掀起学习“滨江中学三位同学扶弱助残事迹”的热潮。这三位学生先后被评为最美瑞安人、温州市四品八德好少年、温州好人、最美温州人、浙江省向上向善好少年。
三位学生中,苏翔自初一开始就是学校国旗班成员,印有“四品八德好少年”的绶带时常在他胸前飘扬。每年3月,学校都会积极开展“做雷锋精神种子,当四品八德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围绕“走近雷锋精神,德润你我心灵”“践行雷锋精神,展示青春风采”与“传承雷锋精神,寻找身边榜样”等三大主题活动,从认知到实践,滋润学生内心文明世界,营造人人争当“新时代好少年”的良好氛围。
志愿活动不仅在校内开展,还走出校园。隆山公园、万松公园、瑞安广场、瑞安外滩、公交站点、共享单车停放点、西山敬老院等都有滨中学子的身影,他们的点滴服务,为瑞安全国文明城市建设贡献“滨中力量”。
据悉,广泛开展志愿活动,是该校提升学生精神文明内涵的又一个侧写。学校始终坚持“五美”育人理念,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志愿活动成为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让“文明之花”在滨江中学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