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凯/文 王鹏洲/图
陶山镇群山逶迤,分布着众多古窑址,多次出土过陶瓷器物和碎片,历史上曾是瓯窑的主要生产地之一。陶山镇郑宅村,是温州晚唐到北宋瓯窑窑址所在地之一,如今该村打造了“陶山瓯窑古镇”,温州市瓯窑非遗传承人、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娄林峰的“汉臣”陶艺工作室就位于这青山环绕的小山村中。
2006年入行,2010年成立汉臣品牌,2013年娄林峰全身心投入到陶瓷行业,并通过自身努力成长为瓯窑非遗传承人。如今,娄林峰烧制的瓯窑作品深受客户欢迎,新产品一出炉就被人预订一空。他在郑宅村开设陶瓷手工体验馆,并在温州理工学院担任陶瓷实训师一职,传承瓯窑技艺;他完善瓯窑产业链,将好的产品推向市场,创造财富;他聘用当地无业村民,带领他们增加收入。
》》创富
拜师学陶艺“富脑袋”
日前,记者在郑宅村的“汉臣”陶艺工作室见到了正在指导徒弟修胚的娄林峰。娄林峰是一位80后小伙子,中等个子,戴着一副圆框的眼镜,言语间充满着陶瓷艺人的智慧和胆识。
据了解,在转行做陶瓷前,娄林峰曾经是一位知名的平面设计师,经营着一家设计公司、一家小会所和三家茶馆,生意做得也可谓是风生水起。“我爱好广泛,工作之余喜欢喝茶、收藏一些古玩等。”娄林峰说,因为喝茶的缘故,他慢慢地喜欢上了造型各异的茶杯,还给自己定下了收集1000个不同造型杯子的目标。
一开始,娄林峰就把目光瞄准了釉色清雅的龙泉青瓷杯。2006年,娄林峰开始接触陶艺,运营“吾正道”品牌,他经常去现代龙泉青瓷的发祥地——龙泉市上垟镇去购买青瓷杯。“慢慢地,我不再满足于欣赏青瓷,‘走进去,自己做’的想法一直驱使着我,于是就下定决心去龙泉拜师学陶艺。”娄林峰说,2013年底,他把名下的生意全部转给别人,自己只身一人前往龙泉学习青瓷制作技艺,并在龙泉的“青瓷小镇”创办了“汉臣”陶艺工作室。
“龙泉青瓷产业链、运作模式非常完善,工匠云集,陶艺学习氛围浓厚。”回忆起在龙泉的日子,娄林峰历历在目,“我大学是学工艺美术的,有一定的艺术功底,但是我自己第一次动手拉坯、修坯、上釉、烧窑时,漏洞百出。”好在同行们对他非常关心,不管是制瓷大师还是民间艺人,只要娄林峰向他们请教,他们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帮助。
为了提高技艺,除了自己潜心摸索之外,娄林峰还积极参加青瓷技艺提升班,系统学习青瓷技艺。他说:“我是幸运的,能够有机会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手艺人,特别是授课老师,其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青瓷制作技艺,让我受益匪浅。”
有一次,娄林峰读了朋友父亲写的关于瓯窑的书籍,给了他很大的启发。“温州简称为‘瓯’,唐代以来的古瓯窑窑址主要分布于永嘉、瑞安、苍南、瓯海等地,我又是温州人,我有责任复原瓯窑技术。”娄林峰说,他从拉坯到釉水研发,从上釉到烧窑,努力汲取瓯窑烧制整整72道程序中每个流程的养分。
寒来暑去,娄林峰常常蹲在窑炉前,听着炉内柴火声噼啪作响。然而,漫长的等待之后,经常是一无所获。几年下来,娄林峰专程从温州运来泥土材料,不断调试瓯窑的设计、颜色,试验了上千窑,将几百万元本钱悉数花光。2016年中期,功夫不负有心人,娄林峰终于烧制出瓯窑青瓷,釉水配方也基本确定,推出的“汉臣”品牌系列瓯窑作品大受欢迎。
》》带富
回乡制瓯窑“富口袋”
据目前瓯江沿岸瓯窑遗址考古调查发现,瓯窑创烧最早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东汉,结束于元代,制瓷历史长达1300多年。陶山自古就是一个瓯窑窑业集群的地方,迄今已发现的瓯窑古窑址数不胜数,是我国古代一个规模很大的瓷窑体系,特别是郑宅山一带,有着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的瓯窑文化堆积层。
为了复原千年瓯窑烧制技艺,娄林峰几乎走遍了温州的各瓯窑窑址,收集了不少旧瓷片,用来研究古瓯窑的釉色、断面和肌理等。“研究瓯窑,需要不断地就地取材,不断地以温州当地的釉矿为原料、以古法烧制为基础进行一系列再创作。”娄林峰说,为进一步探究独特的瓯窑文化,2017年,他选择回到自己的老家陶山郑宅村,斥资数十万元打造了“汉臣”瓯窑工作室。
娄林峰告诉记者,瓷土对陶瓷烧制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一土二烧三成型”,要传承好千年的瓯窑烧制技艺,首先要加强对瓷土的研究,陶山有很多丰富的古代窑址,有制作瓯窑所需要的瓷土瓷泥,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瓷土、釉水等原材料的研究上,现在依然没有停止研究,努力向前人的技艺靠近。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年要创作100多件作品。”在娄林峰看来,这不仅是一个前进的动力,也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传承技艺。经过多年对瓯窑制作工艺的钻研和对釉色体系的调整,他成功烧制出瓯窑釉色系列作品。2015年以来,《瓯窑青瓷-玄武香炉》《蕉叶纹水域》《酒色荷塘》《瓯窑莲瓣盖罐》《刻花斗笠碗》等作品多次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推荐收藏活动、长三角地区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博览会、中国(杭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温州文博会等活动上获奖。他还相继获得瑞安瓯窑非遗传承人、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和过去相比,我们现在制成的瓯窑作品,能做到釉色和胎体的基本一致。”娄林峰说。据了解,随着知名度的日益提升,来购买、收藏娄林峰作品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以喜欢专业茶道的人居多。“手工制作的陶瓷产品一只价格在300元至10000元不等。”娄林峰说,目前,他的工作室收入较佳,口袋也日益“鼓”了起来。
》》共富
完善产业链“富乡亲”
最近几年,瓯窑逐渐被人们熟悉,市场也比较好,娄林峰的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他希望完善瓯窑的产业链,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我的工作室入驻在郑宅村后,在陶山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制瓷工艺的流程工序不断完善,先后建起了大师工作室、龙窑、炼泥坊、博物馆、瓯窑展示厅等项目,需要人手,我优先雇佣本地人,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娄林峰说,让周边的劳动力在农闲时能多增加一点收入,如在炼泥坊从事灌浆工作的陈师傅原先家里很困难,他工作熟练后,一天能灌浆杯子近200个,一天创收几百元。还有一些长工年收入达五六万元,最高的可达近10万元。
此外,娄林峰还积极推广瓯窑,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学习瓯窑制作工艺,学习新瓯窑设计,一起传播瓯窑文化。娄林峰说,他和一般的匠人不同,他不怕手艺被学走,也不怕同行多。娄林峰在温州理工学院开设瓯窑课,还打造了瓯窑培训中心,招收学生学习瓯窑技艺。“年轻人会做年轻人喜欢的器物,这也同样可以把瓯窑文化传承下去。”娄林峰说。
“今年3月,我的一个徒弟学成出师,他在瑞安的集云山成立工作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我会尽量在项目和设备上给予他支持。”娄林峰说,为了更好地将这份瓯窑文化传承下去,他在教徒弟制瓷技艺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一些个人资源与徒弟们共享。
近年来,娄林峰还研制了全新系列的酒器和文房瓯窑系列产品。在娄林峰看来,瓯窑系列衍生文创品在今后大有可为。“瓯窑产品可塑性强,可以融入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例如创意灯泡、音响、服装纽扣、耳坠等。”娄林峰说。
据了解,陶山镇以娄林峰的工作室为起点,正在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瓯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壮大瓯窑文化产业,打造集“产、研、学、游”于一体的瓯窑古镇,助力陶山乡村振兴。
【人物名片】
娄林峰,1980年6月出生,瑞安陶山人,“汉臣”陶艺品牌创始人,温州市瓯窑非遗传承人,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温州市第五轮首席技师,温州理工学院陶艺实训师。2017年扎根瑞安陶山,创建瑞安汉臣陶艺工作室,致力于瓯窑文化的传承及瓯窑技术的钻研实践,先后破解了瓯窑的制瓷工艺和釉色体系,延续了1000多年前的制瓷技术,目前已成功烧制出瓯窑的釉色系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