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钱丽珍)本月将迎来立冬、小雪两个节气,此时秋冬季节更替,受到冷空气南下影响,天气逐渐转冷,时常出现温度骤降等天气。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随着气温下降,呼吸道传染病易发,市民要劳逸结合、加强锻炼,预防流感等季节性疾病。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能放松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做好个人健康管理,时刻警惕疫情风险,继续保持防疫意识不松懈。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武器”,符合条件的市民应主动接种新冠疫苗。60岁以上老人为新冠肺炎易感人群,无明显接种禁忌者,应尽快接种。市民要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分餐食、用公筷等卫生习惯,进入公共场所要配合做好测温、亮“温州防疫码”、扫“场所码”等疫情防控措施。
同时,市民需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异常症状,应做好个人防护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一旦发现健康码、行程码异常或接到流调电话、推送信息等,应当第一时间向所在村(社区)、单位报备,并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重点防范呼吸道传染病
11月至次年1月,通常是我市季节性流感流行期。季节性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主要通过患者咳嗽和打喷嚏时以飞沫方式传播,典型的季节性流感患者大多突然发病,出现高热、头痛、喉咙干、痒、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等症状。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种疫苗。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就可以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此外,注意保暖、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员密集的密闭场所;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增强体质等措施都可预防流感与普通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除流感与普通感冒外,水痘也是这个季节的多发病。水痘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多发于冬季,且传染性强,易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预防水痘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集体单位尤其是学校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学校日常消毒;对易感儿童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
远离病毒性腹泻
11月是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诺如病毒是主要致病原之一。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一般发病高峰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感染后24至48小时出现症状。儿童患者症状以呕吐为主,成人患者多出现腹泻症状。
诺如病毒传染性很强,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及餐馆等地引起集体暴发。诺如病毒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所以极易出现反复感染。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减少在外就餐,特别是无证照的街边小店。
市疾控中心提醒,由于当前昼夜温差大,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