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希林)城市因文化而兴,产业因文化而强。10月27日,政协第十四届瑞安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就《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推动我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举行专题协商会议。市领导施巨耀、孙寒星、麻素挺、陈荣臻、姜宗羽、林邦虎、金丽云、杨成彪参加会议。
协商会从我市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探索实践、面临的问题、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课题的相关调研情况。
现场,调研组成员、政协常委、部分政协委员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围绕调研报告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瑞安是中国南戏鼻祖高则诚的故里,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市政协委员、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钱丽琼建议,广泛集智纳言、强化顶层设计,组织起草瑞安推进南戏文化传承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扶持指导、强化市场拓展,在剧目创作、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注重业态承载,强化融合发展。将南戏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要结合当下全球化的多元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
“国旗文化是拥有全国性受众群体、大流量市场潜力的文化IP。”市政协委员、浙江合一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洪振宇建议,着力将国旗教育馆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选的党建活动宣讲基地、儿童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基地,形成全国最具辨识度、品牌力的国旗文化超级 IP;推出“国旗文化”系列活动,制作一批国旗话剧、电影文艺作品,形成以国旗文化为主线的环西山文旅文创产业区。
市文广旅体局、曹村镇、平阳坑镇、马屿镇等主要负责人,就课题意见建议作回应发言。
市政协主席施巨耀指出,实现优秀文化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是时代的要求,要充分挖掘文化内涵,解码文化基因,为瑞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入活水。谱好“基因篇”,深入挖掘丰富的文化遗址、历史古迹、名人文化资源,做好有效保护;做好“传承篇”,推动“非遗”的活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探索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走出一条非遗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写好“提升篇”,积极培育文化创意市场、原创产业,打通文化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互动共享渠道,推动文化产品多元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谋好“保障篇”,加强统筹布局和政策支持,在税收、基金、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制度。
会议还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