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百姓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出“华”韵 画出“和”境
瑞安籍军旅画家用画笔讲中国故事

    ■记者 蔡玲玲

    你可曾想过,身着唐装的女子也能跳起芭蕾,或组成乐队拉着西洋乐器?瑞安籍军旅画家徐贤佩用自己的画笔和想象,创作出了这样的作品,取名《唐风华韵》。近日,他将《唐风华韵》系列作品制成短视频,分享在微信朋友圈,被网友纷纷转发点赞。

    日前,记者联系上了徐贤佩,听他讲述《唐风华韵》背后的故事。

    《唐风华韵》灵感

    来源于《唐宫夜宴》

    徐贤佩说,《唐风华韵》的灵感来源于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舞蹈再现了‘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的唐韵,让我百看不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产生了创作的想法,“当然,画并不是照搬舞蹈,必须融进自己的想法,在舞蹈的基础上再推进一步。”

    在创作中,徐贤佩采用了芭蕾和西洋乐器等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兼容并蓄的包容精神;唐服华丽,雍容华贵又大度奔放。他希望通过作品,展示出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复兴。“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从来没有断过,画作看起来像是穿越,其实是种延续,所以叫《唐风华韵》。”

    《快乐老乡》

    以小英夫妇为原型

    徐贤佩1964年出生于塘下沙渎村,从小痴迷画画。1981年秋,他抱着画家梦应征入伍来到上海某空军机场。199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他从事部队文化教学工作至今,现为军校教授,大校军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一边是部队的支持,一边是自己的爱好,绘画伴随着自己的军旅生涯,如影随形。”徐贤佩还与记者分享了他一路走来的创作历程。他说,军营环境影响着他的创作思路,他的创作轨迹也和部队生活有直接的关联,在很多作品中,总是个体统一在群体里,让群体在画面中造势。“比如敦煌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清代《乾隆南巡图》等,都是以浩浩荡荡的行军方阵队伍铺展开来的。我用这种方式来画军事题材作品,后来不知不觉成了自己的构图方式。”他喜欢这种有仪式感的画面。

    在部队里,徐贤佩不忘关注家乡。去年,他从媒体上看到瑞安小英夫妇的故事,深受感动。他说,从小英夫妇的身上看到了家乡人乐观的精神面貌。于是,他以小英夫妇为原型创作了《快乐老乡》系列作品,并特地回乡向小英夫妇赠送了《快乐老乡》系列中的一幅作品。

    “和”的题材

    是不变的追求

    作为军人,徐贤佩在创作中力求笔墨紧随时代的步伐。“我要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这是我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他说。

    在创作中,徐贤佩的“和”境也无比宽泛,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外界,也体现在“古与今”“洋与中”之间的融合,《唐风华韵》就体现了“古与今”“洋与中”的“和”境。此外,他的《少年中国》《葵园记》等系列作品也反映了这种“和”境。

    徐贤佩表示,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至于今后还会画什么,主要看当时的心境,“画”由心生,但除了军事题材外,“和”的题材会是不变的追求。

    [人物简介]

    徐贤佩,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军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大校军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连续参加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并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财富榜
一女子被骗8万多元
瑞安籍军旅画家用画笔讲中国故事
民警教你这样处置
检察院把听证会搬到当事人家门口
瑞安日报 百姓事 00003 瑞安籍军旅画家用画笔讲中国故事 2022-1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