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成成
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潘小梅自2000年入职以来,一直坚守在急救一线。从初入职场的护理新人到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她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始终以病人为中心,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
争分夺秒
抢回濒临死亡的病人
急诊科通常是医院里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为了应对急诊科繁重的抢救任务,潘小梅制定了急诊常用的技术循环培训方案,并坚持定期为护士进行单独的操作考核。平日的演练,只为在紧急情况时能更好地应用于抢救中。
今年9月的一个傍晚,忙碌了一天的潘小梅准备下班。突然,护士台前一阵忙乱,她赶紧跑出去一看,原来是收治了一名被电击的年轻人。据家属介绍,病人在户外钓鱼,不小心触碰到了高压线,当即倒地不起,被紧急送来抢救。
潘小梅马上检查了病人的生命体征,发现他心跳、呼吸全无,情况十分危急。她马上组织科室人员进行抢救。很快,医院的相关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全都赶到急救室。“马上实施心肺复苏!”急诊科医生马上实施心肺复苏,10分钟后,病人恢复了微弱的呼吸,但心跳仍未恢复。考虑到医院现有的医疗条件,相关负责人下指令将病人马上转运到上级医院。潘小梅与另外三名同事负责护送,一路上,四人轮流为病人实施心肺复苏,同时进行其他急救操作。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一直关注着病人的情况,因为他们知道,这关乎着一条年轻的生命。
送到上级医院时,这名病人已恢复呼吸与心跳。接诊的上级医院医生对他们的抢救表示赞赏。事后,家属特地来到医院向急救科医务人员表示感谢。
潘小梅说,作为急诊科的一员,类似的紧急时刻很常见,突如其来的疼痛、紧急发生的危险,这些都不可预料,所以急诊科的护士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能多抢一秒就多抢一秒。在护理生涯中,潘小梅接触了许许多多的患者和家属,她逐渐了解到,遭受病痛的人除了需要身体上的治疗照顾,更需要心灵上的安慰关爱。她将“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牢记心中,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安抚一颗颗脆弱的心灵。
心怀暖阳
用实干诠释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护理工作者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用青春无悔书写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021年6月9日,温州市发现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疫情发生后,温州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平阳县、瑞安市立即开展流调、人员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对患者所住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市第二人民医院紧急抽调医务人员支援核酸检测。此时的潘小梅刚生完二胎不久,得知情况后,她把孩子托给父母,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隔离点的核酸检测工作。接连十多天,潘小梅都与同事深入隔离点,为居家隔离的对象采集核酸。遇上有些不理解的老人,她们总是不厌其烦做其思想工作。
同年,我市启动新冠肺炎疫苗全民接种后,潘小梅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工作,日最高接种量达800针剂。此外,她还积极参与高速路口核酸检测,从2021年至今累计服务时长达380个小时。因工作突出,她先后获评医院抗疫先进个人、组织部先进个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