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最新闻
上一版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阳而生 逐梦而行
市残联交出残疾人事业五年温暖答卷
大会现场
葛孝胜作工作报告

    ■通讯员 胡佳乐 记者 李心如/文 记者 孙凛/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关注。

    11月7日,瑞安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市残联理事长葛孝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回首五年  向阳而生

    五载春秋,行稳致远;五载奋进,硕果芳华。

    五年来,我市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生活状况显著改善,残疾人事业影响力不断扩大,残疾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残疾人全面奔小康,向残疾人共同富裕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 全力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

    五年来,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全市2.39万名持证残疾人中,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人数达0.48万和1.27万,累计发放资金2.41亿元,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8.9%。目前,1.79万名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获得相应补助,1.35万名残疾人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39万名残疾人免费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全市持证残疾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办好办实民生实事项目 提前超额完成指标任务

    目前,全市已提升建设“残疾人之家”23家,为450名残疾人提供庇护照料服务,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已创建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10家,为407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发放康复补助1518人次,更多残疾儿童获得抢救性康复。投入897万元,为全市4485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术,让患者重见光明。完成11个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不断提升无障碍设施管理水平,让更多残疾人和老年人感受到出行无障碍。

    做好做优助残扶残环境建设 便捷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

    为真正做到“服务到家庭、生活无障碍”,我市成功创建了6个省级无障碍社区。开展“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为1047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无障碍器具配置服务,每年无障碍改造率和改造户满意率均达100%。组织开展特殊艺术进农村文化礼堂巡演46场次,推动实施文化助残“五个一”工程,惠及农村困难和重度残疾人10234人次。紧抓“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契机,在马屿、北麂成功创建两个服务驿站。出台《瑞安市残疾人文化体育奖励办法》,提升我市残疾人文化体育竞争优势。

    搭好搭牢就业创业平台 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

    市残联牵头有关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办法的通知》和《开展2021年瑞安市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审核认定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的通告》,完善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全市累计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1759人。扶持残疾人参与非遗传承、传统手工艺等就业项目,以培训、竞赛等形式提升创业就业技能,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3场,累计培训1518人次。大力推进残疾人“种养加”基地建设,先后巩固13家基地,安置残疾人就业52人,带动残疾人家庭致富增收。

    重视数字赋能提升助残服务 保持数字化改革走在前列

    我市先后争取到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换证、“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务服务2.0和助残志愿服务4项省级试点工作。创建“数字残联”服务平台,实现残疾人可在线查询惠残政策、办理残联业务,推动残疾群众惠残政策应享尽享。承接温州市府办数字化改革项目——利民补助“一键达”,政策智能匹配,补贴自动到账,瑞安市两项惠残补助首批上线使用,目前通过“一键达”发放补助资金3826.57万元,受益残疾人47011人次。

    探索推进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变革 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我市建立健全残疾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机制,为5758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提供助学补助。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5.4%,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7%,高中段入学率达92%。大力促进融合教育,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实施资源教师执证上岗制度,创新送教上门服务机制,加速发展特殊教育。

    持续推进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扩大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覆盖面

    坐落在潘岱街道砚下村的市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6.77 亩,总建筑面积约2.54万平方米,其中托养中心3600平方米,设托养床位100张;康复中心15300平方米,按二级康复医院标准,设康复床位180张。项目投资概算1.92亿元,其中向上争取省级资金800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地下室全部结构、主体工程90%。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预验收,2023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大力推进残联群团改革工作 进一步强化残联工作队伍建设

    市残联改进干部选任方式和管理制度,按照“一兼两挂”配备兼职、挂职副理事长。大力推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推动3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专设岗位招录残疾人3名。健全专门协会工作,支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切实增强协会活力。推进乡镇(街道)残联和村(社区)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队伍规范化建设,实现残疾人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

    展望未来 逐梦而行

    残疾人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残疾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未来,瑞安残疾人事业将不断开拓创新,进入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好、残疾人得到更多实惠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坚强地为梦想而奋斗。为保证残疾人在共富路上“一个也不掉队”,瑞安市残联为今后的五年工作定下奋斗目标。

    完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我市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99%;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残疾人享有优质康复(托养)庇护照料服务

    我市为残疾人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99%。为99%以上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残疾人之家”、残疾人专业托养机构、规范化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覆盖率均达90%。

    残疾学生享有均等融合教育资源

    我市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常态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特殊教育服务优质化、特殊教育管理智能化,推进医(康)教结合、普特融合,实现内涵发展,增强特殊教育支持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残疾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90%以上。

    有劳动就业能力和需求的残疾人享受精准就业帮扶

    我市稳定集中就业,扩大按比例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大个体就业和农村种养业扶持力度。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61%以上。

    残疾人享受浓厚的助残服务氛围

    我市加强无障碍环境改造建设,计划完成8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丰富残疾人文化体育和精神生活,推进残疾人社区文化建设,重视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残疾人文体服务覆盖率达95%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最新闻
向阳而生 逐梦而行
桐浦:积分“攒出”移风易俗新风尚
“两个健康”e观察塘下站启用
我市两例入选
9月、10月“温州好人榜”
瑞安日报 最新闻 00004 向阳而生 逐梦而行 2022-1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