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云江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成有个“外婆家”
扫一扫,听朗读版

    多次到文成,或公出,或旅游。南田刘基故里、百丈漈,以及众多的红枫古道,都让我留连忘返。而不久前的一次畲乡西坑梧溪小住,让我重新认识了文成,有着“外婆家”美誉的小山村梧溪,文化渊源之深厚,令人惊叹不已。

    八月的一天,我们入住一家大山里的民宿。入夜,迎面吹来的风还是微热的,劳累了一天的知了仍在不知疲倦地叫着。我们一行人沿着一条溪边公路前行。眼前,灯火闪烁处,绿油油的翠竹摇曳着轻盈的身姿,竹林间“梧溪外婆家”五个大字分外醒目。虽然,我从未见过自己的外婆,老人家早在我出生时因贫病交加离开人世,但还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儿时如有外婆疼爱该有多幸福呀!

    夜幕下,星星点点的灯光把梧溪这个小山村照耀得五彩缤纷。棵棵大树拔地而起,一座长长的廊桥横跨在溪流之上,成为夜色最美的点缀。

    眼下,一座爬满藤蔓的古老石拱桥架在一边的支流溪道上,上方写着“梧溪古村”四个字。据悉,梧溪富氏祖先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从南田泉谷迁至梧溪定居,至今已逾700年,古村名至实归。

    走了一段,一幢民房边一个特意保留的花岗岩古门台又吸引了我们。我驻足良久,费了好大功夫,才辨认出石门台左右对联上的字“门迎东屿双溪水,栋耸南阳四壁山”,横批为“紫气东来”。那字端庄秀美,颇有大家风骨,至于对联为何人何时所书,无法辨认。据一位当地老人讲,此门台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

    抬头,是两棵一上一下相邻的参天古树,夜幕的灯光下,它们更显挺拔多姿。这一枫一樟,枫树已二百多年,樟树逾四百岁了。它们见证了岁月悠悠和世事沧桑。如同擎天大伞的古枫下,是一座文昌阁,据悉,它已历经700年的岁月。

    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山村,古桥、古树、古迹让人目不暇接,我似乎有了穿越时空的感觉。而“外婆家”的来历,仍是我心头解不开的谜。

    一块大石头上“富弼裔乡”四个大字好生让我纳闷,富弼何人也?次日,在一座古朴的富相国祠里,我有了答案。富弼为北宋名相(1004—1083),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河南洛阳,其祖籍为文成南田泉谷。后来,他的孙子景贤、直清等后人弃仕归田,返回南田居住。而梧溪人大多为南田富氏的后裔。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富氏26世孙国奇等人牵头重建富相国祠,以纪念祖先富弼的历史功迹。

    次日,在游览了铜铃山的山水风光和武阳村的映日荷花之后,我们又踏上了梧溪的古道寻访之旅。沿着山间的小径前行,民居小院内的梨树硕果累累,小灯笼似的梨子挂满枝头,似在向我们致意。蜿蜒狭长的石头墙别有一番山村古朴、原始的韵味。

    穿过一条长长的石胡同,一座厚重气派的古民居“金星启瑞”映入眼帘。花岗岩的门台十分精致、端庄。据悉,此古宅为晚清建筑,主人叫富明昆,自称“梧溪居士”,为国子监的贡生。进入院内,古居虽已显破旧斑驳,但双檐、雕梁、屏风、石槽都尽显主人风光的过往和豪气,门外的两根旗杆更显宅主的尊贵和富有。

    这里何谓“外婆家”呢?两天里,这个谜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走进赵超构出生地展示馆,看着一幅幅介绍图文,我这才对一路所见的外婆家、外婆桥的来历有了答案。原来,梧溪村是当代新闻泰斗赵超构的出生地和外婆家所在地。赵超构,1910年生于梧溪,笔名林放,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杂文家,上海《新民晚报》的创始人,著有《延安一月》一书,曾先后七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赵超构的几个兄长儿时不幸夭折,为了保住这即将出生的第三胎,其母回到娘家梧溪待产。赵出生后,按当地的习俗,送至同村的一农户家哺养,并取贱名“阿狗”。后回外婆家抚养。十四岁时,赵家迁至瑞安云周屿头村居住。因此,我们瑞安是赵超构的成长地,梧溪是他的出生地和外婆家。

    又是一个夜晚,我们走在灯火通明的外婆桥上,村民们三三两两地在桥上休憩、纳凉,尽享山村夜晚的宁静和愉悦。见此情景,我突然想到,这个小山村的百姓,不正如他们的姓氏富姓一样,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领下,逐步走向文明、走向富裕的新生活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瑞周刊
   第00002版:天下瑞安人
   第00003版:云江潮
   第00004版:瑞城生活
养一只母鸡
文成有个“外婆家”
忆父亲
野菊花
瑞安日报 云江潮 00003 文成有个“外婆家” 2022-11-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