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活力塘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治共建催生美丽蝶变 共融共享奔赴美好未来
陈岙未来乡村建设描绘“共富”新图景
陈岙未来乡村建设描绘“共富”新图景
陈岙村花园式小区
陈岙泳池(刘峰 摄)
陈岙垃圾袋
志愿者陈岙“共享社”内给孩子讲绘本

    ■记者 陈异俗

    榕树边游客们变换着姿势拍照留念,“共享社·幸福里”内志愿者带着幼儿看书玩游戏……走进塘下镇陈岙村,发展的活力随处可见。

    陈岙村是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创建试点。近年来,该村在“东游西居,主客共享”总体框架下,围绕未来乡村创建指标,融合山、林、水、田、居等优势资源,努力打造以“山水罗阳,共富陈岙”为品牌定位的乐游型生态村庄,现在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群众喜爱的文旅打卡点。

    围绕“生态味” 让村民生活在绿意中

    现在的陈岙,是有名的生态文明富裕村,家家户户住别墅,村民出家门就进入生态景区。然而,十多年前,它却是一个地理位置偏僻、环境污染严重、脏乱不堪的后进村。

    是什么让陈岙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陈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众芳给出的答案是:“治水”“治山”“治污”。

    据介绍,2003年以来,陈岙村锚定生态优先发展思路,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退二进三”重塑产业版图,开展生态环境整治,建山塘、蓄水堰坝、自来水厂,整治提升小流域,取缔搬迁100多家重污染企业;实施“青山白化”治理工程,迁移山体上5000多穴坟墓,整理出几十亩山地,换来了清新空气、郁郁青山、潺潺绿水。工业污染村华丽“逆袭”成休闲生态村,走上绿色发展的未来乡村之路。

    “生态环境治理好了,还要让陈岙人像城里人一样生活。”陈岙村“两委”决定以村集体资产作引,吸引民间资金启动旧村改造,让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充满江南韵味的花园式套房,过上了令人向往的幸福日子。

    聚焦“共富味”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未来乡村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而要实现共同富裕,产业兴旺是题中之义。

    陈岙村将“主导产业兴旺发达”作为未来乡村建设的第一大目标,依托村内山水资源,以“村集体控股、村民入股”形式,成立九龙观光旅游有限公司,开发游泳池、游船、漂流等与水相关的娱乐项目,在“水”上赚了个盆满钵满,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与此同时,不少村民在家门口经营起了照相馆、咖啡店、农家乐。村民陈媚华就开了一间休闲咖啡馆。此前,她和丈夫在北京做生意,听闻家乡变化大,遂选择回乡创业:“没想到家门口变成公园,我们住进了景区。”

    随着游客增多,曾是家庭主妇的钱彦钗也在村里做起了小买卖,一年增收数万元。

    目前,村里正在谋划大型冰雪体育运动小镇文旅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集体育、旅游、科创研发、培训教学等于一体,将进一步带动陈岙及周边的产业集聚发展。

    突出“未来感” 引领村庄智慧发展

    家住陈岙村中溪花苑小区的村民竺吟和每天做完饭菜后,都会将厨余垃圾装进垃圾分类专属垃圾袋,定时送到指定垃圾投放站,由村内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置,变成化肥。这个专属的垃圾袋上面印着二维码,垃圾分类指导员不仅可以扫码溯源,还可以根据垃圾分类情况,在“陈岙村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为住户打分,该平台直接接入村内商店,村民可用积分换取礼品。

    未来乡村,顾名思义要有满满的“未来感”。垃圾分类的做法是该村以数字赋能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陈岙村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着力探索数字化在村庄管理、治安稳定、产业经济等领域的应用,助力打造智慧型、绿色发展的未来乡村。目前,全景区安防监控接入镇公安系统;网格内大小事一发微信群就会被快速落实解决;工作人员扫一扫出租房门前的二维码,消防安全情况、租户信息一目了然……

    作为未来乡村建设的一部分,陈岙村还在谋划建设未来乡村“数字驾驶舱”,打造以数智乡村一张图为基础,集业务应用、资源整合、信息展示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乡村治理、旅游、养老、医疗、智慧安防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度和数字化水平,为乡村的服务和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全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关注“一老一幼” 提升群众幸福感

    如果要问陈岙村民:“生活在陈岙,你感到幸福吗?”,他们的答案是统一的:我很幸福。家里老人有人照顾,小孩有人帮忙一起带,而且老幼活动丰富。

    “一老一幼”牵动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近年来,该村聚焦“一老一幼”,持续加大养老、医疗、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一老一幼”服务保障机制,丰富活动内容,切实以“暖心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增加“含金量”。

    村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一支为老服务队,常年为村内老人提供一日三餐,还对出行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为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该中心定期举办包饺子、义诊、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组织老年人参加书法、广场舞等培训课,让老年人能够身心安康、老有所乐。同时,改造提升为老服务中心的卫生室,给老人创造更加便利的基层医疗卫生环境。

    该村“共享社·幸福里”阵地内,非遗文化创作、真人秀童话剧、亲子游戏等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为让该阵地活动常态化开展,该村还整合了村内教师、幼师、律师等资源,带领小朋友读绘本、玩游戏。“陈岙媳妇”陈洁是一名美术老师,一有空她就到“共享社·幸福里”给小朋友上手工课、讲绘本,偶尔还会办幼儿画展,丰富小朋友的课余生活。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陈众芳表示,在未来乡村创建路上,该村将继续把群众生活挂在心上、把民生工作抓在手上,全力以赴在群众期盼的“关键小事”上下功夫,让村民在未来的陈岙收获满满幸福。

    据悉,陈岙未来乡村全龄友好公园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中,届时,集邻里交流、运动休闲、儿童玩耍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园将呈现在村民眼前。此外,未来乡村客厅、共富文化园等项目也在加速谋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活力塘下
   第00004版:最新闻
陈岙未来乡村建设描绘“共富”新图景
瑞安日报 活力塘下 00003 陈岙未来乡村建设描绘“共富”新图景 2022-11-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