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成成 通讯员 万婷婷)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近期社会面阳性感染者逐步增多,很多家长开始担心:如果校内有同学“阳”了,其他学生该如何防护?针对家长的疑问,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做出答疑。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如果校内有同学“阳”了,其他学生要保持镇定、不要恐慌,上下学时要规范佩戴口罩,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烧、干咳等症状,及时向老师报告。放学回家及时洗手,适时开门开窗,日常生活用品要单独使用。
专家呼吁,家长、监护人等人群也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孩子共用餐具等日常生活用品;接送孩子时,规范佩戴口罩,如出现不适,避免与孩子直接接触。
除上述情况,学生在校也要注意个人防护。按照学校各项防疫措施,做好每日自我健康监测,建议准备足量口罩、消毒湿巾等个人防护用品;尽量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规范佩戴口罩,如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进行更换;保持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避开他人,并用纸巾或手肘掩住口鼻;在校用餐时,尽量错峰、错时、错区域就餐;餐前、取餐、餐后应戴好口罩,就餐排队不拥挤。同时,学生群体要加强锻炼、劳逸结合、均衡营养,符合接种要求的应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另据了解,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降低群众集聚大医院而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专家呼吁:近期出现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的人群,应结合自身病情需要,就近选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诊所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首诊。
目前,市卫生健康局已动员全市8家市级医院及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体医务人员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新冠筛查、诊治、转诊等能力培训及药品储备。同时,我市已建成5家发热门诊、30家基层发热诊室,重点保障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在冬季流感高发季的发热诊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