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经典型挖掘、逐级推荐、网络投票、现场打分等程序,近日,我市评选出了10名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他们所处行业不同、身份各异,但相同的是永葆军人本色、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即日起,本中心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集中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记者 苏梦璐
他爱岗敬业,工作途中不顾个人安危,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爱水护水,巡河足迹几乎遍步全市各大河流,用脚步守护水环境;他是一名“兵支书”,致力于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踏上致富路……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退役军人。
今天,我们聆听3名“最美退役军人”的精彩故事。
吴万顺
正义感“爆棚”,见义勇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吴万顺在印刻着“红色基因”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父亲吴普畴于1955年参军,是新中国第一批义务兵,1960年退役转业到中国科学院基建局,后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当过村党支部书记和民兵连长,曾两次见义勇为下河救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吴万顺青年时期就萌生了投身军旅的想法。
1983年,吴万顺如愿参军。1987年退役后,他进入瑞安市长运公司(现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任长途客车驾驶员,将勇敢、奉献的品质融入到岗位中。
有一次,吴万顺和同事一同驾驶客车从杭州驶往瑞安。凌晨,一旅客发现随身携带的现金被偷,正在休息的吴万顺立即起身,示意大家不要慌乱,并关好车窗。他的话音刚落,两名歹徒用尖刀顶住两位驾驶员,要求开门下车。为了避免歹徒伤害乘客,吴万顺打开车门,同时毅然跳下客车,用手电筒狠狠砸向歹徒,并追出一段距离拖延歹徒。随后,闻讯赶到的警察将歹徒制服带回派出所审讯,被偷的现金全部被追缴。失主激动地拉住吴万顺的手,感谢他不顾个人安危保护乘客生命财产安全。
“当时听到求救声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抓人,这是军营锻炼后的本能反应。”吴万顺表示,4年部队生活让他拥有了过硬的身体素质,更重要是养成了果敢、沉着冷静、遇事不慌的性格。
因为面对歹徒时的英勇表现,吴万顺先后获得瑞安市见义勇为二等奖、浙江省第六届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等荣誉,并作为温州市代表赴杭州参加浙江省见义勇为表彰大会。
军旅生涯的锤炼,让他处理各种事务时都保持不畏险阻的品格。
2003年10月,吴万顺被抽调担任市东新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负责东新公路(莘塍段)的政策处理工作。这对吴万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政策处理过程中,面对拆迁户的不理解、不支持,吴万顺反复上门,将政策讲明讲透,拆迁户遇到实际难题,他尽全力帮助协调解决。
拆迁户叶先生起初非常抵触征拆,不愿在协议书上签字。吴万顺利用吃午餐的空隙,多次上门讲解征拆的好处,承诺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其解决安置方面的难题。
“他坐着吃饭,我就在一旁讲政策、说好处,天气好的时候,就过去陪他坐在“道坦”里拉家常。”吴万顺说,经过50多次上门耐心讲解,叶先生的态度终于缓和,顺手递来一个橘子。这让吴万顺倍感惊喜:“在此之前,我连一杯水都没喝上。小小的一个橘子,顿时让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最终,叶先生在协议书上签了字。享受到拆迁带来的红利,他至今仍感谢吴万顺,两人也成了要好的朋友。
2008年,吴万顺担任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副经理,分管安全工作。
都说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他将“安全”两字牢牢记在心中,拟定行车安全管理办法,规范车辆管理规则;推广安装车辆监控,开展驾驶员安全专题培训,制定违规行车惩罚制度。
“过去大家的安全意识不足,落实安全措施的阻力比较大。”吴万顺说,当过兵的人,就得不惧怕困难,认定重要的东西就得坚持下去。正是有了这样的坚持,他分管安全工作的10年时间里,交通运输环境总体平安和谐,为全市平安建设工作作出了贡献。
洪端艮
行万里路,“草根力量”守护一方清河碧水
曾经怀揣梦想踏上军旅之路,挥洒青春和汗水;脱下军装的他行走在潺潺流水旁,积极投身河湖治理,用行动唤回碧波荡漾的乡愁记忆。4年前,洪端艮满怀对“水”的独特情怀和责任担当,利用业余时间奔走,守护家乡的水环境。
12月19日上午10时许,洪端艮带上民间河长工作牌,来到锦湖街道西横河河岸,仔细查看水质、亲水绿植和沿岸卫生情况。这条长约650米的河流,他来回巡查了3次,还不时拿出手机拍摄。
“这条河曾被污染,我们花时间找到了根源,多次与街道治水办对接,才有了现在这个水清岸绿的景象。”洪端艮表示,治水成果来之不易,值得他们花心思去守护,对于不足之处依然要保持关注。
回到办公室,他将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字档案,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实时跟进整改进度。每个月月底,他还会整理汇总巡河记录。四本上千页的巡河台账,见证着他和同伴的护河信念。
巡河时间长了,洪端艮用“看、闻、听、查”四个字总结“巡河经”:一看河道沿岸绿化、岸边违建,以及排水口是否异常;二闻河道的气味,如果有异味,可能出现管网破裂、污水排入河道等情况,要及时判断污染源头;三听沿岸住户的声音,定期收集群众意见,有针对性地蹲点巡查;四查河道污染情况,一旦发现河道受污染,立即检查污染点周边的排水口,查看四周是否有工厂、工地等,并把现场情况拍照上传到平台,上报属地政府、有关部门。
2018年底以来,市治水办通过各大媒体、官方公众号在全市公开招募民间河长,让民间河长以社会监督员的身份参与管理河流,及时收集河道基础信息,协助“政府河长”开展治水监督工作。
作为我市首批20名民间河长的一员,洪端艮接过“瑞安市民间河长巡查证”,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就扛在了肩上。四年来,巡河逐渐成为他的习惯,足迹几乎遍布我市每条河流,在他和各位河长的共同努力下,百余条河流水质得以改善。
洪端艮、张仁勇、吴万宣、孙钰珉等7名民间河长代表,还联合市星儿爱心服务社会工作中心,成立市民间河长协会,这是浙江省首家经政府部门注册登记的民间河长协会。至此,我市民间河长有了“娘家”,在打造业务精、能力强、会干事的民间河长队伍方面起了推动作用。
“两年部队生活,让我养成坚韧不服输的性格,这是支撑我坚持护河,抵制风言风语甚至冷嘲热讽的底气。”洪端艮说。
事实上,自退役后,洪端艮一直活跃在志愿服务领域。早在2014年,他与孙钰珉等人发起成立市星儿爱心服务社会工作中心,吸引了3000余名志愿者加入队伍,在关爱妇女儿童、社会治理、文明提升等方面贡献力量。
2021年4月起,市星儿爱心服务社会工作中心联合市交警大队成立路安交通安全宣讲团,和交警塘下中队成立匠心交管宣讲团,洪端艮作为主讲人,在文化礼堂、老年公寓、学校、企业等地开展300多场次宣讲,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该模式被省公安厅推广。
娄明文
初心不改,绘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湖源村位于湖岭镇中部,生态优美,省级美丽河流三十三溪依村流淌,依托山坡、草坪,形成了一幅美丽画卷。一顶帐篷,几张露营椅,时不时飘出几缕炊烟……去年起,湖源村草坪美景逐渐出现在抖音、小红书、微信朋友圈,每到节假日,不少市民前来游玩。但由于场地周边缺乏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不足,游客只留下匆匆的脚步。
将湖源村打造成一个“理想的乡村”,带领村民实现“绿色共富”,是娄明文等村干部的期盼。担任村党委书记后,他与村“两委”成员商议,投入资金打理草坪,新建公厕,将一处闲置地打造成可容纳150辆车的停车场。为了保护环境,他们设立志愿者服务站,党员志愿者、村“两委”成员等轮岗值班,清理垃圾、保护环境。随着露营基地热度不断上升,租借帐篷等生意日益兴旺,带动了村民增收。
日前,记者在该村露营基地旁看到,工人正在加紧建设房车营地。“争取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设,这个项目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届时,游客游玩有了更多选择。”娄明文满怀憧憬,房车营地旁还将建设30间小木屋,低保户和低收入人群以此做生意增加收入。
众所周知,牛肉是湖岭镇的金名片,牛产业是湖岭镇的特色畜牧业和主导产业。湖岭镇的牛产业主要集中在湖源村,这里走出了绿洲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如何最大程度整合、开发和利用“牛文化”特色资源,打造产业集聚平台和休闲旅游集散地,带动居民持续增收?娄明文心里做好了打算。
今年,该村以未来乡村建设为契机,以“牛乡福地·锦绣湖源”为主题,以“融合产业、保护生态、传承文化、共同富裕”为目标,延伸牛产业链,挖掘村庄优越自然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让休闲度假、亲子游乐、文化传承等一体化的复合式旅游成为湖源村旅游金名片,推动乡村旅游,为实现村强民富、共同富裕打基础。
据悉,该村即将建设集数智化肉牛养殖、屠宰、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工业园,传承发展牛产业文化,让村民过上“牛”气生活。
娄明文还极具爱心,多年来帮助4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军旅生涯教会我克服困难,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兵书记’,我会尽我所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家乡做点实事。”娄明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