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豹/文
体检时,站在排满大写字母“E”的对数视力表前,捂住一只眼睛,从上到下分辨“E”到底是朝哪个方向,眼科医生会根据上面的对数分值告诉你,你的视力度数,这就是在使用视力“五分记录法”。这个“五分记录法”和对数视力表就是瑞安人缪天荣发明设计的。此外,缪天荣还是我国第一个眼科光学研究室的创办者,从教从医三十年间桃李满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眼科人才。
曾经是土地测量工 转行后成眼科专家
莘塍街道南镇村有一个缪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遐迩闻名。1914年1月14日,缪天荣就出生于这个家族。由于受家庭教育的熏陶,缪天荣从小就勤奋好学,博闻强记,从莘塍聚星小学毕业后考入了瑞安中学初中部。
因家道中落,初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缪天荣不得不辍学去当学徒,学土地测量,后来辗转到当时的杭州县土地局做了一名图耕测量员。“这份工作做得很辛苦,年仅十四五岁的他每天要背着笨重的测量仪跋山涉水,登高攀低。”缪天荣的一位好友事后回忆说,但也正因为测量工作要求一丝不苟,培养出他日后在研究工作中所保持着的一贯严谨作风。几年后,因为“可测量的土地都测量完了”,缪天荣没事可干,准备转行。1932年,他报考了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
上了医药专科学校后,缪天荣便认识到学医若求深造,非精通外语不可,就拼命学习了德语、日语和英语。1937年毕业后,缪天荣先后在吉安第305医院、福州第三陆军医院、国立江苏医学院任医师。此外,缪天荣还在成都航空委员会空军军医训练班任德语翻译、教官(航空眼科)。他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194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他的才华被我国现代西医眼科的奠基人陈耀曾教授发现,介绍他到成都中央、华西、齐鲁三大学联合医学院眼耳鼻喉分院任眼科医师。
抗战胜利后,缪天荣结束了在长江南北的辗转生活,回到温州,在瓯海医院任眼科主任。1953年,浙江医学院开设了眼科系,缪天荣作为业务骨干,任眼科教授,教出了许多学生。1958年,温州医学院成立,缪天荣再次回故乡,担任温州医学院教授、眼科教研室主任。
挑战“国际标准视力表” 发明“标准对数视力表”
发明和创制“对数视力表”,是缪天荣对我国眼科学的重要贡献,也是他一辈子不断潜心研究的结晶。这张小小的“对数视力表”日后造福了数十亿人的眼睛。
1952年,中华医学会第九届大会通过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我国开始全面采用小数制视力表。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它存在不少缺陷,比如从0.2到0.1,与1.0到0.9相比,近视递增的程度是一样的,但通过“国际标准视力表”,视力0.1比0.2大1倍,而0.9比1.0仅大1/9,检查表上明显存在误差。缪天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3年苦心研究,1958年,缪天荣终于成功研制出“对数视力表”及“五分记录法”。
这种独创的视力表的核心是将视力和视角设定为对数关系,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符合视力生理,而又便于统计和计算的视力检测系统。“这一发明使中国的眼科研究一下子站到了世界的巅峰。”缪天荣的学生、温州医科大学原校长翟佳教授说。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对数视力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以来,“对数视力表”在我国22个省(市、自治区)应用,并据此对25万名中小学生进行大规模的视力测试和统计,促进了我国“防近视”工作的进程。1986年,“对数视力表”的研究成果在第25届国际眼科大会(罗马)上“亮相”,引起了轰动。1990年5月1日起,“对数视力表”被定为国家标准(GB11533-89),并在全国实施。
首创眼科光学研究 毕生致力“光明”事业
缪天荣把毕生精力投入在了眼视光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治疗上,学术研究不辍。1973年至1977年,缪天荣出版了5本《温州医药眼科专辑》。他还曾指导设计我国第一台裂隙灯和检眼镜,便于医生对眼睛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为眼科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缪天荣的大力主张下,温州医学院在1976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眼科光学研究室。1978年,缪天荣招收全国首批以眼视光学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1983年,他指导的研究生15名毕业。缪天荣在学术上的不懈追求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治学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在这批学生的共同努力下,1988年,世界上第一个将眼科与视光学相结合的眼视光学系在温州医学院正式诞生,并连续三届被评为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1997年,中国第一家眼视光学院建立;1998年,中国第一家眼视光医院建立;2003年,“卫生部视光科学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至此,温州崛起成为全国眼视光学研究、教育、诊疗的重要基地。在这过程中,缪天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缪天荣学识渊博,思维敏捷,语言诙谐幽默,严以律己,平易近人。平时客人很多,无论亲友或病家,总是热情接待,扶贫助困,济世利人,口碑甚佳。2005年4月11日凌晨3时,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病房里,93岁高龄的缪天荣教授永远闭上了双眼,但他发明的“对数视力表”还继续为14亿国人的光明事业服务着。
2014年10月15日,第17届亚非眼科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19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年会期间恰逢缪天荣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前辈,激励后人,大会在会议期间特别举办了缪天荣教授视觉科学纪念讲座,通过命名学术大会纪念这位眼科界的一代宗师,还发行了缪天荣教授100周年诞辰纪念册。
【人物名片】
缪天荣(1914年—2005年),瑞安莘塍人,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对数视力表”和“五分记录法”发明人,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起草人。1937年毕业于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曾任江苏医学院医师,成都航空委员会空军军医训练班翻译、教官,成都中央、华西、齐鲁三大学联合医院医师,温州瓯海医院眼科主任。1953年后,历任浙江医学院副教授、温州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