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瑞深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直击焦点》栏目周年回头看
媒体监督如何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永峰桥施工
永峰桥通车
大典下河支流整改前
大典下河支流整改后
104国道西过境线仙降蒋岙段,行人翻越护栏
104国道西过境线仙降蒋岙段施划斑马线

    ■记者  陈峥 邵象富 黄君君

    “云江西街月光经济项目超额完成了2022年投资任务,下步准备加快进度,按时完成今年的节点目标。”近日,市旧城改造发展公司安建公司副经理潘贻春回复《直击焦点》栏目记者。

    谁能想到,云江西街月光经济项目曾被评为2022年一季度“蜗牛工程”。作为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蜗牛工程”“慢”在哪?如何快马加鞭?去年,《直击焦点》栏目多次围绕工程滞后的重点建设项目开展深入调查采访,用舆论监督的力量,推动政府部门履职尽责。

    这档舆论监督栏目《直击焦点》有点“火”。这个自2021年12月改版的栏目,已刊播监督报道49期,力度之大、声势之强引发广泛关注,目前有85%的被曝光问题已解决或正在解决中。

    很多人知道,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激浊扬清、解决问题的一把“利剑”。在媒体格局变革日趋深刻、传播媒介多元、渠道多样的当下,如何让这把宝剑更锋利,是一道难题。《直击焦点》的解题思路,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堵心桥”变回“连心桥”

    这是《直击焦点》栏目的一次日常监督采访。

    2022年7月,湖岭镇桂峰村民发来求助:因竣工时间一拖再拖,“断桥”让当地群众出行极其不便,若想到湖岭镇上,得改道高楼、马屿、陶山,来回一趟要160多公里,坐车需要4个多小时,很多老人因受不了长时间的山路颠簸,只能选择徒步。

    百姓的急难愁盼,就是焦点。接到求助后,记者6时多出发,顶着烈日徒步进村,在“断桥”处碰到71岁的徐老伯。他和母亲住在桂峰山上,需要定期出门购药。他说,修桥这一年多来,每次要在20多米深的谷底攀爬,对于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着实危险。“小小一座桥,拖了那么久造不好,太不把老百姓当回事了。”村民杨兴利说。

    带着疑问,记者走访施工方、湖岭镇、建设业主单位,探寻 “断桥”施工卡壳背后的原因。

    这座“断桥”名为永峰桥,1990年建成通车,是瑞安、青田和文成三地互通互联的致富路,也是桂峰片连接集镇中心的唯一公路。该桥因年久失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021年4月,湖岭镇决定将其拆除重建。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出现了未按招标文件承诺内容进场、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组织计划不够科学合理、工程进度缓慢等问题,项目竣工时间一拖再拖。

    报道刊播后,引起市民广泛关注,业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和属地湖岭镇高度重视,在他们的协调、努力下,相关责任单位采取倒排施工计划、强化安全生产保障、增派技术人员、变更收尾方案等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22年8月2日,该桥梁实现通车,比之前报道中承诺的时间提前了半个多月。

    交通项目建设等不起、慢不得,落地见效早一天,百姓生活早方便,城市发展快一步。2022年,《直击焦点》重点关注温州市域铁路S2线等交通建设项目,通过舆论监督的力量,让项目建设“跑得快”“跑得稳”。

    点 评

    舆论监督,媒体一直没有缺席。走过近30个年头的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始终坚持“用事实说话”,为新闻舆论监督打造了“样板”。聚焦浙江省域,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浙江日报《一线调查》栏目均是舆论监督栏目的代表作。

    但与央媒、省媒相比,县市级媒体有点犯难。在人力、物力和影响力等方面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县市舆论监督报道该从何处下手?

    从《直击焦点》栏目的报道来看,内容贴近百姓、问题一针见血、解决及时到位,是答案之一。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经报道后,部门以“闻风而动、闻过则喜、闻鸡起舞、事不过夜”的作风立即整改,问题在短时期内得到有效解决。从媒体的实践来看,舆论监督报道要想受欢迎、赢好评,说到底,优质的内容不能缺位,群众“急难愁盼”的圆满解决是观众真正想看见的。

    重点工程建设提速增效

    2022年5月,《直击焦点》对第一季度获评的四个“蜗牛项目”进行调查走访,剖析工程建设滞后背后的原因和破解之道。

    位于滨江大道旁的云江西街月光经济项目,因政策处理、管线迁移、疫情影响等,开工时间延后。当初记者采访时,项目现场部分桩机才刚刚进场,工程处于起步阶段。

    时隔8个来月,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借助航拍器看到,几台大型桩机正在工地内施工,工地东首、地下室的支撑梁等已经完成浇筑。

    项目施工负责人胡凯峰说,报道刊播后,在业主方的要求下,他们采取了多面施工、增加人手设备、合理穿插施工等方法,努力赶上工期。

    在桩基施工中,碰到了地下很多老码头“条石”地基和周边老房地基不稳等问题,进度一度受阻,施工方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改变桩机类型。目前,桩基施工已完工,为地下室开挖打好了基础。

    工程进度同样加快的还有2022年二季度的“蜗牛工程”——锦湖街道永胜门未来社区花园路西、花滨路地块危旧房改造地块建设项目。

    2022年4月份,已经完成地块拆除清零的项目却卡在了征地上,一拖就是5个多月。报道刊播后,锦湖街道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征地专班,进村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让卡壳的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我们仅用二十多天,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克难攻坚,拿下了征地的审批。”锦湖街道党工委委员张宏力说,为了追赶工期,他们要求施工方增加了一倍的桩机和人手,高峰时工地内有80台桩机、300多名工人同时施工,原本约需4个月的施工时间,仅用了两个多月就达到了目标要求。

    近日,记者走进项目现场,几十台桩机分布在工地各地块,随着隆隆桩机声,现场一派热闹的施工景象。

    点 评

    对“蜗牛工程”追踪式报道,不仅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更是抓住了全市关注的热点。因为坚持“不当老好人”,对每一个问题都刨根问底、穷追不舍,找到最后真相与症结,才使这档栏目备受关注。

    栏目的效果,也跟紧追不舍的热度相关。从《直击焦点》栏目的报道频次看,每周一次批评报道雷打不动,另外对曝光内容、属地等,不作硬性规定,不搞区域平衡,大大提升栏目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不愿为、不敢为、不长为,当群众需要你“亮剑”的时候,你不“出鞘”,那么又谈何“市场”?该发声就发声,该亮剑就亮剑,这才是《直击焦点》的态度!

    该出手就出手的媒体担当

    河中布满枯死的水葫芦,河道两岸垃圾遍布,河床严重淤积,杂草丛生,此外紧挨着东新产城汀田小微园二期的河岸边,工地厨余污水直排河道……2022年4月,《直击焦点》曝光了汀田街道大典下河支流淤积发黑的问题,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立即着手制定整改方案。

    5天后,记者再次来到现场,看到河道淤泥、垃圾、水葫芦已清理,河水变清澈了,现场还有工人在清理垃圾,沿岸工地里的污水直排点被封堵。“我们已督促施工队加强对工人的管理,避免污水直排。”汀田街道党工委委员项鹏颖说。

    快速整改的还有瑞安市童年生态农庄。2022年3月,《直击焦点》曝光了童年生态农庄后厨污水直排河道的问题。20天后,记者再次来到现场,污水直排情况已整改。农庄负责人介绍,农庄产生的污水已通过300多米长的排污管,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连夜召开专题会议。我们还邀请了两位专家,到现场踏勘,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南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余竞鹏说,该街道还针对污水直排河道的问题,举一反三,开展沿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确保污水零直排工作落到实处。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直击焦点》还关注了飞云街道垃圾随意倾倒肆意焚烧、行人翻越防撞护栏横穿104国道西过境线仙降蒋岙段的安全隐患等问题……

    《直击焦点》栏目刊播的报道同步上传“七张问题清单”平台,由市委督查室落实整改单位和督导单位,坚持点上整改与面上解决相结合,既盯住点上问题,办结一个、销号一个,又注重举一反三,从体制机制层面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防反弹,做到“整改一个问题、固化一项机制、完善一项制度、治理一片领域”。

    “敢打敢拼,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不碰不触,矛盾永远是矛盾,问题永远是问题。”《直击焦点》栏目负责人说,对于媒体而言,做好舆论监督大有可为,也应有可为。

    点 评

    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这也对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当前,媒体融合加快推进,这也为媒体做深做透舆论监督报道带来机遇。媒体更应精准把握定位、创新路数打法,从选题取材、角度时机、政策分寸、力度大小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借助多样化的技术和渠道,提升舆论监督影响力、震撼力和持久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瑞深读
   第00004版:最新闻
媒体监督如何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瑞安日报 瑞深读 00003 媒体监督如何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2023-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