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相对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推进共同富裕”系列报道(一)
23项帮扶事项,为你的生活“保驾护航”
扫一扫,看更多

    编者按:瑞安市政府出台了“一揽子”帮扶政策——《关于加强相对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意见》。《意见》包含了生活保障类、安居工程类、医疗救助类、均衡教育类、生活支出减免类、就业创业类、公共服务类、社会力量参与类等八大类82项帮扶措施。市融媒体中心将为您逐类解读帮扶政策。

    本报讯(记者 潘敏洁)市政府于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强相对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推进共同富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生活保障类帮扶措施是第一大类,包含了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低保边缘帮扶、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帮扶、临时救助、急救难基金帮扶、困难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助等23项帮扶事项。

    “生活保障类主要采取现金补助、慰问金、慰问品、燃油补贴、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涉及市民政局、市委统战部、市应急管理局、市残联等10个单位和社会组织。”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福利和移民工作科(儿童福利科)科长胡慧杰介绍,比如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的对低保边缘户帮扶事项,认定标准放宽至低保标准(每人每月1035元)的2倍,但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虽然其没有直接享受现金补助,但是享受相应的医疗、社保、就业等帮扶措施;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帮扶按照每人每月1770元的标准,给予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费,每年动态调整标准;由市委统战部牵头负责的生活慰问帮扶事项,主要对因病、因灾、失业、年老、残疾等造成生产生活困难及其他统战对象,采取送慰问金或慰问品等形式予以慰问,慰问标准一般为每户500元至1000元。

    生活保障类中还提到了高龄津贴。只要是100周岁以上的瑞安籍老年人,每人每月就可以收到500元的高龄津贴。

    《意见》中的帮扶事项主要适用于第一类低收入家庭、第二类低收入家庭。那么,第一类、第二类的标准是什么?第一类:在册特困、低保和低边对象家庭。第二类: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同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1035元)的3倍;家庭人均货币财产低于当地同期8倍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成员名下无非居住类房屋(如商铺、办公楼、厂房、酒店式公寓等),但有“居改非”房屋兼做家庭唯一居住场所的除外;家庭成员名下仅有1套住房或无房,或者有2套住房且人均建筑面积不高于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当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住房包括产权住房、公(廉)租房、宅基地住房等;家庭成员名下无生活用机动车辆,或仅有一辆车且车辆价格低于当地同期15倍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车辆价格以首次买卖的购置税发票为准);市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的情形。

    如何申请成为第一类、第二类?据介绍,第一类对象无需再申请和受理,相关单位通过省大救助系统数据共享的方式获取。第二类对象可以依申请纳入,由家庭成员凭身份证或市民卡向所属乡镇(街道)提出申请,并授权同意对其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包括复核),依法依规经相关在线共享数据和入户调查情况核对后,符合第二类适用条件的纳入第二类对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最新闻
23项帮扶事项,为你的生活“保驾护航”
住瑞温州市政协委员
开展会前视察活动
市政府召开第14次常务会议
我市将开展经济振兴“八提攻坚”行动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23项帮扶事项,为你的生活“保驾护航” 2023-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