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话发展
林川镇党委书记
陈 冰
回眸2022年,林川坚持“生态立镇、产业富镇、旅游兴镇”发展定位,深挖产业资源优势,绘就了山区共富新图景。展望2023年,我镇将立足实际,锚定建设绿色共富乡镇标杆的总体目标,以“只争朝夕、矢志崛起”的干事激情,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实现跨越发展、带动共同富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是始终坚持产业强镇建设。以“农文体旅”为核心,加速工艺礼品转型跃迁,提升工艺礼品市场影响力和地标品牌竞争力;打造高山有机区域品牌。加速打造旅游爆点,联动周边乡镇谋划创建5A级旅游度假区。
二是始终坚持美丽小镇建设。加快重大项目实施,做好溪坦文创街区、金川田园综合体等开发利用。推动重大民生项目落地,加速未来乡村项目提质扩面,掀起全域环境整治新高潮。
三是始终坚持“共建共享”美好家园建设。坚持人民至上,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努力让林川更有温度、幸福更有深度。
四是始终坚持“智治共治”平安家园建设。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从“事”向“制”“治”“智”转变。
一条条生态绿道连接着城镇与乡村,一个个美丽村庄让游客流连忘返,一件件漂亮的工艺品精巧又别致……2022年,林川镇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青春都市·幸福瑞安”战略目标,以绿色生态为基底,狠抓党建引领、产业提质、乡村振兴、城镇建设等重点工作,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蹚出山区绿色共富发展新路径。
产业提档 奏响强基固本“交响曲”
21家工艺礼品企业,380个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30余笔订单,人年均增收2.8万元……过去一年,林川镇的工艺礼品共富工坊以“村集体+企业+农户”的运行模式,为当地工艺品产业提档升级,走出了一条“政府牵头联盟、企业定向发单、村级对接劳力”的“共富工坊”建设新路子。
“共富工坊”建设,是浙江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的创新探索。林川镇借特色产业优势,利用农村党群服务阵地,引导企业将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展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推动形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新机制新气象。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林川经济实现“稳增长”,新增市场主体134家,1至12月份规上工业产值超1.8亿元,增速达13.8%;全年完成规上研发费用234万元,增速5.49%;域外资金回归超8000万元;外贸出口完成率居全市第一。
环境提质 奏响未来乡村“进行曲”
《2022年温州市未来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温州将建设35个未来村,其中林川镇溪坦村是培育试点之一。未来乡村什么样?如何把乡村建设好?重点在哪些领域发力?林川给出答案——大力加强道路、供水、农房、人居环境等农村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
2022年,林川优化农村公路网布局,提升乡村交通品质。投资628万元,推进联网公路建设,其中分水岩至枫树头、上定岗至下定岗、吴坑至岭头等三条联网公路已进入施工阶段;朱英线朱元大桥改造工程已开工。
同时,该镇推进全域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乡村环境颜值,创新推出“林川擂台·人居环境”大比拼活动,激发村社干事创业积极性,累计整治村居乱堆放1550处,清运各类垃圾625吨;持续推进未来乡村试点、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建设,完成叶庄至杜山沿线综合环境整治项目立项,推进8个美丽乡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及溪坦、林溪、岭下未来乡村项目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打造未来乡村的关键一环。过去一年,林川完成单村供水站改造提升13座、山塘改造2座,贾办线、东河线等道路改造提升2条,完成金川公交车站首末站建设,加速“陶山-金川”公交线路落地。
教育强村 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林川镇中学修缮一新的校舍令人眼前一亮,携手上海“新纪元”办学后,招生实现8人到162人的飞跃,其中102人为林川镇本地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为办好家门口的优质教育,吸引市域外、市区人口“回流”,2022年,林川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全力办好教育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年,林川推行公办乡村学校委托优质民办学校管理模式,探索山区教育发展改革,激发乡村学校内生活力。2022年3月,林川镇政府与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签订委托办学正式协议后,又多方合力投资1000多万元对校舍进行全面翻新修缮,提升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同年,林川镇乡贤联谊会成立教育基金,扛起乡贤助学大旗,筹集1167.5万元助力乡村教育发展。目前,该笔教育基金里已花费100万元用于林川镇中学的设备采购。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推行教育改革只是林川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2022年,林川心系群众,聚焦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该镇强抓利民“关键小事”,加强低保动态调整,累计发放救助金7.5万元;关心关爱残疾人,开展春节慰问活动,为全镇884位残疾人送温暖;帮助48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推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完成3464户住房保险和1300余亩水稻灾害保险投保工作。新增办理残疾人护理补贴26人,困难生活补贴20人。
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建成3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举办50场文艺演出活动,丰富群众娱乐生活;建成瑞安体育类民生实事项目12个,包含百姓健身房1个、多功能运动场4个、登山健身步道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