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第一资源”
激活“人才引擎”

    建议名称:《关于有效解决本地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领衔人:周晓珍

    办理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向来备受关注,与此相对的则是企业“用工荒”问题,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本地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引发了我市企业家的思考,市人大代表周晓珍正是其中之一。去年市两会期间,周晓珍提出了《关于有效解决本地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人才是第一资源,瑞安是人口大市,但青年人才、专业人才的总量却不够充裕。近年来,我市高度关注本地大学生就业和人才引进工作,持续推出人才就业相关政策,为在瑞就业的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尽管力度强劲,但老问题依旧存在。

    该建议领衔人周晓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很多瑞籍优秀大学生宁愿在外地创业,也不愿意回到瑞安发展,回来的人里,专业性强的可能选择自主创业,成绩好的则大多选择考编,其余的选择企业解决就业问题。“有些高学历人才在大城市工资不高、得不到重视,但仍不愿回瑞安工作;有些虽已在本地企业上班,其实定不下心,一直想跳槽;还有一些待业青年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周晓珍说。

    周晓珍经过调研,针对促进本地大学生在瑞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四项建议:

    一是希望政府不拘一格引人才,以求贤若渴的姿态,提高包容度,制定一对一政策,栽好梧桐树,等待金凤凰。

    二是希望政府为本地毕业生争取编制岗位、保障考编机会,减轻本地毕业生的考编压力。

    三是希望政府高起点谋划“产学研一体”,根据本地企业的人才需求,安排专人负责跟职业技术学校或大专院校对接,给本地毕业生留足名额。对于失业人员,可以由政府跟企业对接,进行统一培训,也可由企业自主培训,直接上岗,以此降低失业率。

    四是鼓励企业留住本地职工,在政府补助的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制度和加强文化建设,营造拴心留人氛围。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促进大学生来瑞就业创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先后出台了《瑞安市人才新政40条》1.0版、2.0版、3.0版,《关于促进大学生来瑞就业创业十条政策》《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510计划”三年提升行动》《瑞安市开展面向全球招引高校毕业生510+行动计划》等政策文本,一揽子推出住房租售补贴、就业补贴、社保补贴、交通补贴等十项人才补贴政策,诚心诚意助力青年就业。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答复中表示,在本土大学生引聚方面,我市通过提升空编使用率和户籍要求以保障本地大学生就业,积极鼓励本地大学生返瑞就业创业,在给予各项补贴的基础上,还创新实施“瑞才回归”关爱工程,对回瑞企业工作的瑞籍硕博士给予其父母发放养育津贴。

    在“产学研一体”方面,2022年我市酝酿实施本土人才全链条培育计划。开展“双线招聘”,举办“千企百校”合作洽谈会,加强实习实训,搭建“校中企、企中校”的学教平台,建立产业人才培育基金,探索产业人才定向委培,构建本土学子“出校入企”全链式对接模式,并给予补助。

    去年以来,我市围绕本土产业人地创新推出“菁英人才”公荐计划,打破传统的“唯学历、唯职称”的人才评价标准,进一步引导本土企业聚焦人才业绩贡献,提升人才薪酬水平,从而更好地留住人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0003版:最新闻
   第00004版:两会特别报道
市政协开展会前视察活动
怀揣民意传民声
肩负使命谋新篇
聚焦“第一资源”
激活“人才引擎”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参政议政年轻有为
瑞安日报 两会特别报道 00002 聚焦“第一资源”
激活“人才引擎”
2023-2-13 2